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总论坛成功举办
【作者】研究生院      【日期】2014-05-26 16:07      【点击】

5月23日,我校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总论坛在田家炳书院三楼多功能厅成功举办。副校长乙引、研究生院院长梁虹、各专业组21名评委、参赛培养单位分管研究生的领导,指导教师、带队老师、参赛学生、校研究生会及各培养单位研究生代表出席了学术论坛总论坛的开幕式、现场报告和闭幕式。总论坛开幕式及闭幕式由研究生院副院长汪勇主持。

在上午举行的开幕式上,乙引副校长作了开幕讲话,重点指出了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的重要意义,回顾了去年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举办情况,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筹备及参赛情况,并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希望参赛学生能充分全面展示自己的科研水平及成果;二是希望评委能秉承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筛选出我校优秀的科研成果;三是希望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开幕式

 

梁虹对论坛的有关事项作了说明,并对宣读了积极举办学术论坛分论坛的历史与政治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学院等10个培养单位进行了高度评价。

开幕式结束后,按照总论坛的安排,采取分组的方式 ,专业硕士组、学术型文科组、学术型理工科组分别在田家炳书院四楼外国语学院会议室、田家炳三楼第三会议室和第二会议同时进行总论坛的现场报告和作品评审。

 

学术型文科组报告现场

 

参赛选手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不仅精心撰写论文,而且基本上都制作了精美的PPT,报告、答辩也异彩纷呈。各组评委老师对每个参赛选手的作品和答辩表现都提出了中恳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个上午激烈的角逐,圆满完成了现场报告、答辩和作品评审等工作。

在下午举行的闭幕式上,乙引宣读了论坛评审结果。专业硕士组的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李珊珊、学术型文科组的音乐学院刘婷、学术型理工科组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池永宽分别获得各专业组的一等奖;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沈荣安等6名参赛研究生获得各专业组的二等奖;外国语学院刘维等8名参赛研究生获得各专业组的三等奖。同时,各参赛研究生的指导教师也获得相对应的奖项。另外,各参赛的培养单位也为本届学术论坛做了精心准备和认真组织,最终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一等奖;音乐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获得优秀组织奖二等奖;历史与政治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三等奖。

闭幕式集中点评阶段,学术型文科组评委林树明组长点评了本组的论坛情况,认为文科组的很多选手在做论文时都进行了田野调查,能够给合贵州实际;选手演讲时都能够脱稿,表现从容大方;选手能够与评委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互动,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对学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不足之处是部分论文题目与内容不够吻合,注释不够规范。

学术型理工科组评委陈世国组长点评了本组的论坛情况,认为参赛选手演讲思路清晰,回答问题清楚,表达准确;参赛论文选题明确,一事一议,研究过程清晰,格式规范。不足之处是部分论文研究思路严谨性不足,选点代表性不够强,选题大小不够合适;部分演讲者没有根据听众对象安排讲解重点,PPT制作相对简单,演讲时间控制不够好等。

专业硕士组评委胡长刚组长点评了本组的论坛情况,认为该组参赛作品针对特殊问题进行案例剖析,大部分都具有实践价值,达到了专业学位的要求,其中部分教学案例十分生动形象。不足之处是部分选题应进一步立足教育实践,题目应清晰规范,文章应有相关学科理论的支撑,论文格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最后,出席闭幕式的在场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并在田家炳书院一楼合影留念,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圆满落幕。

 

     

在场嘉宾为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

 

据悉,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为研究生搭建高起点、深层次、多领域、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学术视野、活跃学术思想交流,培养研究生潜心钻研、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充分展现我校研究生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学校下发了《关于举办贵州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学生论坛的通知》(校发〔2014〕17号)文件,制定了相应的论坛实施方案。研究生院为了确保本届学术论坛总论坛公平、公正、有序、顺利进行,下发了《关于举办贵州师范大学第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总论坛有关安排的通知》,并进行了精心准备,做了科学地安排部署。经过各参赛培养单位的推荐,本届论坛共有32位研究生参赛,其中学术型文科组14人,学术理工科组11人,专业硕士组7人。本届学术论坛在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各培养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全校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本届论坛锻炼了研究生的报告能力、提高了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了科研创新的热情,提升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责任编辑】覃楠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