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3年12月28日,整个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所在地)刮起了8级大风,风速最高时速达到每秒18米。只见窗外飞翔的南极燕鸥,双翅被吹得晃晃悠悠。因不能外出调查采样,我今天就与忘年交队友——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英俊年青的科技人员陈其东硕士一道,向你们介绍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长城站度夏科考重要项目《南极长城站三频信标——GPS电离层联合监测及电磁环境监测研究》。
大家知道,电离层是距离地球表面60—1000公里的被电离的大气层,含有大量受太阳、地磁等活动影响的带电粒子。当导航、通信、雷达等信号通过电离层传播时,必然受到这些带电粒子的影响,产生误差而影响精度。为此,人类通过对电离层连续的测量,来建立模型,修正误差。地球的南北极受太阳和和磁场影响明显,所以对极地的电离层测量意义重大。我国自从建立了南极长城站后,就开始对南极电离层进行连续测量。目前已积累了大量数据和研究成果,用于建立和完善全球的电离层模型。估计这将来还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的手段呢!
给你们的图片是我们科考队在长城站利用导航卫星(北斗、GPS、GLONASS)和低轨卫星(美国、俄罗斯低轨卫星)进行南极电离层联合測量的信号图和信号接收天线。
上篇食物链问题的答案是:藻类、鲍鱼、帽带企鹅、贼鸥、象海豹。
我今天的问题是:中国有自己的低轨卫星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