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2月16日晚11点许,首位贵州籍南极科考队员谢晓尧教授抵达南极长城站。谢教授将在长城站进行为期50天的科学考察任务,主要负责“南极乔治王岛地区植物光和适应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大数据采集”项目的科考任务。
谢晓尧教授于北京时间12月16日23:37分通过微信分享心情:“刚到南极长城站,太累了,几乎3天未睡觉。”尽管旅途劳累,谢教授还是不忘网友们的期待,表示:“请等我休息恢复后,继续科考报道。”
据悉,中国南极长城站,简称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洲最早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之一,建立于1985年2月20日,坐落在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地理坐标为:南纬62度12分59秒,西经58度 57分52秒。现有大型永久建筑10座,包括生活栋,科研栋、气象栋、文体栋,发电栋,综合库,食品库等。夏季可容纳60人左右考察,冬季可供20人左右越冬考察。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在长城站全年开展气象学、电离层、高层大气物理学、地磁和地震等项目的常规观测。在每年的南极夏季期间,除常规观测外,还进行包括地质学、地貌学、地球物理学、冰川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人体医学和海洋科学的现场科学考察工作。

谢晓尧教授通过微信分享南极长城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