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七十八周年暨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大会
【作者】本报记者:文/潘晓慧、蒋芳、孔维娜 图/杨友海      【日期】2013-12-10 17:12      【点击】

12月9日晚,由校团委主办,校“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承办的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七十八周年暨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成立十周年大会在宝山校区大礼堂举行。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邹克扬,副校长刘肇军、蔡永生、赵守盈、乙引,团省委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邓守成、团省委春晖行动发展中心主任吕亚洲、团省委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主任宋静、团省委学校部副部长尚炬、贵阳团市委书记孙绍雪等出席大会,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各学院团委负责人及全校青年志愿者代表共1000余人参加大会。

 

 

“志愿十年,梦想青春”。以惊蛰、夏至、芒种、白露、冬至等中国传统节气为时序,象征着“阳光天使”从成立到壮大的发展历程,同时也代表了志愿者工作的不同领域。辛勤耕耘的四季,更是逐梦的过程,是一个又一个青年志愿者不断超越自我,突破自我的里程碑,并演绎着这十年来,志愿者们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原则和精神,对历史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一段段感人的短片,我们一同走进了阳光使者、走进他们耕耘的四季,走进他们逐梦的青春岁月。

惊蛰环节,舞蹈《春》,传达着志愿者们通过开展兴助教学、三下乡、奉献爱心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奉献青春,播撒希望。十年来,他们和孩子们一起走过,和青春一起走过,认识的人越来越多,服务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世界每天在变,但他们最终的信念始终没变;夏至,耕种从此起。学校本着“经风雨、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思路,组织青年志愿者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广泛开展支教教学、社会调研、法律援助、科技宣传文艺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访谈嘉宾中胡长华说到:“志愿者们通过参与社会活动,更深入了解省市级民情,增长了见识、扩宽了视野,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组织协调能力和吃苦能力。同时,也给农村带去了希望,在促进资源再分配,缓解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芒种,一首朗诵《以青春的名义——西部问答》,把志愿者们支助教学、走访调研、文化宣传、公益帮扶等形式使数以千计的贫困农民工子女受益,先后得到国家级、省级媒体多次报到的事迹演绎的淋漓尽致。白露中,“香蕉饭”成了援非志愿者王光慧和康承凤记忆中难吃却独一无二的记忆。自2009年以来,我校先后选派了8名志愿者赴非洲突尼斯、乌干达等国开展志愿服务。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当地学校、俱乐部开展乒乓球、武术、篮球、体操等专业教学,在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也为服务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增进中非人民友谊的青年使者。冬至里,《一封信》把“大学生慈善家”吕琦的故事演成情景剧搬上舞台。吕琦表示,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慈善需要物质做资本,但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呼唤。

罗税、傅振、康承凤、吕琦分别代表三下乡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援非志愿者、春晖使者领取了奖杯。大会在我校“阳光使者”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的会歌《阳光的印记》中落下帷幕,志愿者们纷纷上台合影留念。

据悉,此次大会不仅得到我校园媒体的报道,还得到了中青报、贵州广播电视台、贵阳晚报、贵州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大力宣传和报道。十年来,我校一直将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春晖行动、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大型赛事服务等志愿者活动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第二课堂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十年来,我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学校内外赢得了普遍赞誉。截止2013年11月,我校在宝山、白云、花溪三校区都设置了办公中心,拥有19个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分会,在校志愿者人数已达2万余人。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