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黄亚夫老师在综合楼三楼团体心理辅导教室给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中小学骨干教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讲解校园常见心理问题分析。
黄亚夫首先从学生心理问题的背景分析,介绍了四种教育类型即精英教育、社会化教育、通才教育、普及教育以及我国人才教育关注点的变化与发展。通过比较中国和韩国基础教育差异和利用卢刚事件生动形象的指出,我国社会一味的注重教学成果而忽略了人格培养。
其次,他认为心理问题的实质就是心理缺失,心理主要由协作、诚信、自律、受挫、独立、沟通、分享来组成的,缺一不可。黄亚夫指出,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社会化教育的缺失,传统的教育方式和过分的以分数衡量学生好坏以及家长的下线比较。这些都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他还分析了学生之所以痛苦是由爱斯基摩结构的被迫学习方式导致的。他把学生心理问题分为五大类:生理、心理和社会;感知、情感和意义;原因、时间和程度;哀伤、愤怒和木讷;单纯、迫切、挫折和怠倦。
黄亚夫教授在课堂上以诙谐幽默的授课方式分析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实例,并提出问题的处理技巧。使来自各28个省市的国培老师深刻学习了解到,环境、性格、能力的成功匹配是教育的核心;体育运动是心理健康的必修课;持续努力时间越长所需的心理能就越少;在教学中应该梯次式动态教学,多给学生做选择题、论述题的机会;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行为背后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