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校科技处处长周欣为2013年新进教师作自然科学研究培训讲座
【作者】本报记者 文/赵婷 图/车小芳      【日期】2013-10-21 10:31      【点击】

为使2013年新进教师进一步了解学校自然科学研究的工作情况,10月18日下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省管专家、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校科技处处长周欣应邀在宝山校区第九教学楼多媒体302教室为2013年新进教师作自然科学研究培训讲座。

 

 

周欣就学校自然科学研究现状、平台、科研基金项目及评奖、下一步科研工作重点四个方面进行阐释讲解。近年来,我校科技工作紧扣省委省政府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密切联系贵州和学校实际,大力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产学研用相结合,全力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2012年我校科技进步奖取得重大突破,谢晓尧教授获得的科技进步最高奖成为我校科技进步奖历史上的最高奖项。

近年来,在省科技厅、省发改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校经过多年的努力,现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8个、省级专项平台3个,信息技术应用、环境保护、生物及天然药物等方面取得不错成绩。

为调动广大教学科研人员从事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和科技竞争能力,促进产出更多高层次、高级别、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学校未来将对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作出显著贡献的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周欣指出,学校下一步科技工作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认真组织申报国家级及省级项目,力争使我校2014年获批科研项目再创新高;二、加快组建省级及以上人才团队建设,努力培育和造就跨学科、跨领域的自然科学方面的科研创新团队,注重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较强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研骨干人才,引领学校科研水平进一步发展;三、加快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开展各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准备工作,争取在建设好7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为向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冲刺奠定坚实基础;四、积极组织学校各单位和个人申报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奖,使科研项目尽快向科技成果转换。

【责任编辑】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