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2013年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主席Franz Schlagenhaufer博士邀请,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阮方鸣教授出席了5月20日—5月23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2013年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2013 Asia-Pacifi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and Exhibition on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APEMCE2013)并进行了学术交流。出席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的代表来自世界各地,包括欧洲、美国、亚太区域各国等。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现,出席本次亚太电磁兼容学术会议的中国学者也明显增加,有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北京无线电计量测试研究所、浙江大学、《安全与电磁兼容》杂志的代表10余人参加了这次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

出席APEMC2013会议的部分华人学者合影
左起:密苏里科技大学樊军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阮方鸣教授、西安交通大学谢彦召教授、
解放军理工大学石立华教授、浙江大学魏兴昌教授、清华大学孟翠教授
在这次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上,我校电磁兼容实验室团队新近取得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交流,“Influence Analysis of Electrode Velocity and Air Pressure Impacted on ESD Parameters(电极移动速度和气体压强对静电放电参数影响研究)”,并且介绍了我校研制发明的多因素静电放电测试研究系统,获得了国际同行专家学者的赞誉和肯定。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IEEE EMC )主席Chery S. Pettit NCE博士、德国Nottingham 大学电器工程系主任Frank Leferink教授、法国空间技术研究中心电磁兼容工程部Alizee Bertand博士、日本日立公司Umberto Paoletti博士、澳大利亚射电天文研究中心Ron Beresford研究员、密苏里科技大学电磁兼容实验室樊军教授等都对我校的研究成给予充分的肯定。该研究成果在国际交流上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获得了出席会议专家学者的赞誉。通过这次会议,展现了中国学者的风貌,对于提升中国学者在国际电磁兼容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提高中国贵州省、贵州师范大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起到了非常明显积极的作用,对我校深入开展电磁兼容静电放电新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和条件。
在这次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上,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出席会议的海内外华人学者交流密切。国际电磁兼容学术界知名的学者密苏里科技大学樊军教授、新加坡国立高性能计算研究所李尔平博士、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鲁俊伟教授,与由大陆前去出席会议的代表联系频繁,加深了友谊。我校参会人员还与出席此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欧美各国的国际同行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与交流,并就学术合作进行了讨论。
据悉,亚太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是电磁兼容学术界国际一流的三大会议之一,另外两个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电磁兼容年会 IEEE EMC,欧洲国际电磁兼容学术会议——EMC Eur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