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百场科普报告会的安排,5月26日,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联辉应邀莅临我校,为我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人格与成长——大学的核心功能“的学术报告。副校长蔡永生主持报告。

报告会现场
谢院士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开始讲述成长之道、成才之道、自学之道、成大家之道的宝贵经验和先进理念以及深刻的思想和成功的智慧,深刻地解读了人格与成才的关系。谢院士认为,大学的核心功能就是造就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人格是成才的本质,而教师的人格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和敬业、乐群、达士、通人的人格追求,一个成熟的教师,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科学家,通过他的言传身教和人格魅力去造就具有健全人格的学生,再通过这些学生,去造就高素质、高效率的政府和高度文明、幸福美满的社会。谢院士还谈到,大学的基本功能是一个中心,四个推动。即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生态文明。
谢院士用三句话总结了自己多年从事教学与科研的感悟,一是人格与灵魂,一个教师,如果缺乏健全人格的支撑,仅有专业知识,仅会教学和科研,难成一个真正的教师;二是榜样的智慧,一位人才高尚,充满科学精神和人格追求的教师,会带给学生一种真善美的感受,给学生以智慧和力量;三是实践出真知,只要始终把“一心、两挑战、三力、四严、五实践作为自己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准则,就会有收获。“一心”即责任心;“两挑战”即挑战自我、挑战权威;“三力”即想象力、思考力、洞察力;“四严”即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的科学方法、严密的科学思维、严肃的科学结论;“五实践”即教学实践、科研实践、生产实践、劳动实践和社会实践。
整个报告会气氛热烈,谢院士风趣幽默的语言风格,出彩的人生经历不时赢来阵阵掌声。
相关链接
谢联辉院士1958年毕业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1960-1961年进修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病理学系,是我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植物病毒学家、农业教育家,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福建农学院讲师、植物病毒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教授、植物保护系主任。1978年首次发现水稻簇矮病,提出采用抗病品种,辅以育秧、返青分蘖(裂)两阶段治虫的防病措施。1979年、1982年先后发现水稻锯齿叶矮缩病毒和东格鲁病毒。共同编写有《水稻病毒病测报办法》,合著有《植物免疫学》。从事农业教育38年,教书育人,自成特色。对中国水稻病毒病的毒源种类、分布、传播、测报和治理做出了突出贡献。对甘蔗、烟草、番茄、水仙和香蕉等植物病毒病的研究颇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