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26日,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生物技术与健康、农业国际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门的海内外学者与贵州的生物学学者莅临我校共同探讨转基因等农业生物技术。

报告会现场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欧阳平凯院士、论坛主席(外方)Hautea Randy、我校校长伍鹏程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伍鹏程在致辞中说,生物技术作为21世纪高新技术革命的核心内容,推动着科学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本次论坛以“基因工程改变我们的生活”为主题,邀请国内外基因工程领域的重量级科学家,共同回顾基因工程在改善现代农业、促进人类健康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探讨基因工程在解决当今全球性问题方面的巨大潜力,交流基因工程应用的前沿进展。本次论坛在我校举行,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学习了解国内外有关基因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的学习机会,对我校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必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坛期间,ISAAA全球协调员Randy Hautea、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祯、杜邦先锋公司John Duesing、杰济拉大学教授Mai Abdalla、华大基因研究院院士杨焕明、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Lars Bolund、德国默克公司博士Priyabrata Pattnaik、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毛建平、英国剑桥大学教授John Shockcor等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就全球转基因作物及应用、中国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生物技术提升食品品质、苏丹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人类基因组与生物学世纪、临床遗传学及应用、疫苗中的核酸移除技术、转基因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系统生物学方案推动转化医学研究等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转基因技术是应对目前全球粮食危机的有效方式,将起到积极作用。”ISAAA全球协调员Randy Hautea表示,转基因技术将会大幅提高全球粮食产量,降低食品价格。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对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朱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群众的误解是源于对基因技术的不了解,转基因只是一个中性的技术,关键是看如何使用。”“只要是通过国家检验的转基因食品都是可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