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后,校党委高度重视,于4月23日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三楼多功能厅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校党委书记蒲芝权就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行了安排部署。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伍鹏程主持会议。校党委副书记邓惠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邹克扬,校党委副书记褚光荣,副校长吕国富出席会议。学校中层副职以上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学校各民主党派负责人、离退休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蒲芝权书记讲话

伍鹏程校长主持会议
会上,蒲芝权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情况,对栗战书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所做的报告作了详细解读,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并对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
蒲芝权指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主要体现在栗战书同志所作的报告中。报告内涵丰富,论述精辟,具有很强政治性、思想性、号召力、亲和力,既充分体现中央精神,又紧密结合贵州实际;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地方特色;既有政治高度,又有理论深度,是指导贵州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我省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科学分析了当前形势,深刻阐述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报告指出,全省上下奋战五年,努力冲出“经济洼地”,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全力总攻“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奋战五年,着力构筑“精神高地”,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准和精神面貌跃上新台阶;奋战五年,广泛凝聚发展合力,民主法制建设跃上新台阶;奋战五年,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跃上新台阶。其中“三高于、一达到、五翻番”的目标更是振奋人心、催人奋进,即每年的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地区平均、高于我省以往水平;到2016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提高到80%以上,达到西部平均水平;生产总值、公共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五项指标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
通过学习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蒲芝权认为,省十一次党代会发出了一个庄严宣言。贵州与发达地区相比,确实基础比较差、底子比较薄。但贵州近年来突飞猛进的发展证明,只要真正用心把握发展机遇,就一定能够撕下贫困的标签,甩掉落后的帽子;明确了一条赶超之路。我省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发展优势都很明显。只要从贵州的实际出发,就能走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惠民生、促和谐的后发赶超之路;做出了一番谆谆告诫。栗战书书记在报告中深刻指出了当前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各级干部做出了谆谆告诫,提出了明确要求;交付了一份历史重任。贫穷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央和省委交付的历史重托,需要各级干部努更大的力、吃更多的苦;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画卷。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建设一个经济持续增长、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幸福祥和的贵州,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
蒲芝权指出,党代会对今后五年加强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建设的目标任务做出安排部署,强调要以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后发赶超、推动跨越提供坚强保障。作为党的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对此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思想建设上,我们要以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总揽,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凝心聚力抓发展;在组织建设上,以发展型、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扎实推进三项重点工程;在作风建设上,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检验标准,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蒲芝权要求,全校上下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报告精神,努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一要带头对外开放,开门办学,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二要带头开展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广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学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等,通过人才要素的科学有效配置助推经济发展;三要充分发展教育推进科技进步,加强创新驱动的作用,努力在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全校干部教师要勇立潮头,充分发挥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特别是要牢牢把握发展大势,更加解放思想、更加开拓创新、更加锐意进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奋力拼搏、勇争一流的良好精神状态,努力成为具有开放视野、进取精神的坚定改革者。在实践中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正确决策上来,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及时了解和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抢抓加快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借鉴世界高校的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大胆结合实际加以突破和创新,以超前的思路、超常的举措、超一流的作风实现学校超常规的发展,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伍鹏程在主持会议时要求,各学院(教学部)、各部门要认真、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结合自身特色,顺应教育改革趋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结合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学校实际,在振兴中西部高等学校发展浪潮中把握好机遇,努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