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上午,《求是》杂志社副总编夏伟东教授携《红旗文稿》杂志社总编李菱、副社长王本周、编审狄英娜等一行来我校召开《红旗文稿》读者作者座谈会。会议由我校副校长蔡永生主持。贵州省教育厅社政处处长鲁源安,我校特聘教授梅荣政、宣传部部长黄保红、历史与政治学院院长唐昆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恩良,省内部分兄弟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及教师代表参加了座谈会。

夏伟东教授一行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
会上,夏伟东教授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舆论宣传、科学理论导向的作用。《求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指导思想,使其深入人心。其姊妹刊物《红旗文稿》站在理论前沿,关注理论重点和难点,具有较强的预见性与科学性,为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建议。李菱介绍了《红旗文稿》的历史沿革和办刊情况,并向与会专家学者约稿。
鲁源安处长代表省教育厅、省教育工委对夏伟东副总编一行和与会来宾表示诚挚欢迎。他说,《红旗文稿》定位明确,关注理论前沿,把握时代命脉,适应理论需求,引领学术方向;该刊是一个良好的平台,能给高校专家、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机会,希望能以此推进贵州高校科研的进一步发展。
梅荣政教授指出,《红旗文稿》理论导向明确,具有理论性、前沿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国政策的未来趋势与理论走向。为促进该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更大作用,梅教授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唐昆雄教授认为,《红旗文稿》选题灵活,敢于直面重大理论、现实问题,分析问题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高度,而且讲究科学依据,具有很好的理论导向;该杂志高水平、高级别,却以低姿态的方式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对强化高校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科研能力、强化学术氛围有积极的作用。
蔡永生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认为,《红旗文稿》是科学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希望其今后加强与作者和读者、专家和教授等开展不定期的交流。他认为,杂志在发行方式、文章风格、栏目划分等方面也可以作进一步的改进。

夏伟东教授在会上致辞

李菱主编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红旗文稿》

蔡永生副校长作总结发言
座谈会上,黄保红、欧阳恩良及各兄弟院校领导、专家等,对《红旗文稿》的办刊思路建言献策。
本次座谈会对于提升我校领导、专家、学者的理论素养,明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定位,坚持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向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