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下午,学校在田家炳教育书院三楼多功能厅召开中层干部大会,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校党委书记蒲芝权出席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伍鹏程传达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校党委副书记邓惠宾,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邹克扬,校党委副书记褚光荣,副校长蔡永生出席会议。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伍鹏程在传达全会精神时指出,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强调,一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把思想统一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上来。二要着眼全局、科学谋划,切实把握好五个重大问题。第一,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第二,牢牢把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第三,牢牢把握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两个关键。第四,牢牢把握改革开放这个强大动力。第五,牢牢把握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三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蒲芝权在讲话中指出,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是在“十一五”与“十二五”交替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是一次统一思想、求真务实、团结鼓劲、推动发展的会议,会议最大的成果之一是深化了贵州发展的理念。省委书记和省长的讲话彰显了中央对贵州的殷切希望,表达了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的迫切愿望,体现了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大干苦干实干巧干的信心和决心。“十二五”时期对贵州来说,没有退路,只有背水一战。“十二五”规划建议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这一总目标,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要举措,体现了创造性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思想作风,体现了不甘落后、奋起直追的精神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把握规律,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必将有力地指导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会议做出的新部署、明确的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和责任。把压力转换成动力和责任,就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集中心思和精力,切实有效地抓好贯彻落实。
对于我校来讲,贯彻落实好全会精神,一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满怀忧患重发展;进一步理清思路,满怀信心谋发展;进一步振奋精神,满怀激情促发展。“十二五”时期,对于贵州师大来说,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师生员工的期盼前所未有,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这段时期,既是我们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我校实现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加速期,更是我们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攻坚期。全校上下一定要从发展大局和师生员工的期望出发,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顺应形势的深刻变化,牢牢把握好发展的主动权;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上来,紧紧抓住和利用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第一要务;要力求在转变方式、调整结构上有所突破;要敢闯、敢试、敢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教育规律,解放思想,不断创新;要有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化解矛盾、克服困难,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这问题、那问题,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问题;这风险、那风险,不发展、慢发展是最大的风险。
二要在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思路上下功夫。作为地方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我们承担着为贵州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如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我们要以省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为指导,紧扣贵州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目标,认真研究和编制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提升办学内涵,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以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事业均衡和科学发展为抓手,推进社会公平正义,从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倡导“包容性增长”方面发挥高等院校的更大作用。
三要切实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第一,要在提高办学层次和解决办学“瓶颈”的问题上实现突破。当前,要重点抓好博士点建设,争取早日验收,早日培养博士研究生;要抓好花溪新校区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五年完成建设任务,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集中一切力量,严格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力争三年完成我校新校区的建设任务。第二,要提高办学质量。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财力和人力,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真正实现由外延扩张向内涵发展的战略性转变。第三,要提练特色,实现高校的特色定位、错位发展,改变目前同质化发展的倾向。第四,要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质疑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新精神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第五,要以人为本。让广大教职员工更多更好地共享事业发展成果。第六,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成果转化,提升服务能力,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四要大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反映,是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要以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为核心,着力营造奋力拼搏的良好风气。大兴理论学习、调查研究和真抓实干之风,把思想、心思、精力集中到发展上来,鼓励探索、崇尚实干,支持创业、宽容失误。全校各级领导干部要围绕发展谋思路、出对策、抓重点、求突破;要勇于担责、勇于担待,敢闯敢干;要先行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干不空论,努力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要完善保障机制,着力树立正确导向,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实绩为核心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认真实行个性化考核,把那些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发展有贡献,懂发展、敢发展、会发展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重要领导岗位上来;对工作不在状态、推动发展不力、打不开工作局面的,进行诫勉谈话或组织调整,使认真履职、高效服务、争先进位、加快发展成为全校干部的自觉追求。要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努力营造高效服务的环境,努力做到办事提速、高效、服务求好、创优。
.jpg)
学校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校党委书记蒲芝权出席会议并讲话
.jpg)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伍鹏程传达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
.jpg)
学校传达学习省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