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在服务基础教育中“创先”,在“国培项目”实施中“争优”
校党委“践行宗旨、创先争优”活动纪实
【作者】马发亮 赵亚平      【日期】2011-01-13 00:00      【点击】

2010年9月8日,“国培计划”——贵州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标结果揭晓,我校在多家竞标单位中脱颖而出,一举中得两个子项目,分别是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和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自“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校党委高度重视,把项目作为我校服务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引领基础教育,促进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载体;作为我校“践行宗旨、创先争优”活动的一个切入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校党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的积极作用,坚持在服务基础教育中“创先”,在“国培项目”实施中“争优”。

  一、党委重视,加强组织,落实责任,确保“国培计划”项目顺利实施

“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校党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2010年9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学院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对“国培计划”项目进行统筹协调和管理,领导“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下设专家组和办公室,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校党委书记蒲芝权,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伍鹏程时刻关注项目的进展情况,多次要求有关具体负责人全力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2010年11月18日,蒲芝权书记赴遵义县看望慰问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详细了解顶岗实习工作情况。他激励顶岗实习学生要充分利用好这一难得的学习机会,虚心求教,在实践中锻炼提升自己,为贵州农村中小学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2010年12月22日,伍鹏程校长、李存雄副校长到镇宁县实地调研,详细了解顶岗实习工作的开展情况,并看望慰问在镇宁县丁旗中学顶岗实习的学生。同时,伍鹏程校长与安顺市教育局、镇宁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达成共识,双方将以实施“国培计划”项目为契机,搭建互动双赢的资源共享平台,使镇宁县中小学成为贵州师范大学的教育实习基地,贵州师范大学为镇宁教师职后培训提供平台,形成“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长效机制。半年多来,李存雄副校长多次主持召开工作协调会,安排落实教学管理、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学生管理等工作。他要求,要举全校之人力和物力,集全校之智慧和力量,使项目的实施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全力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院部齐心,立足特色,加强服务,确保“国培计划”项目有序推进

项目启动以来,承担任务的教育科学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美术学院以及“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教务处、宣传部、后勤集团等单位积极行动,通力合作,按照分工,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全力推进项目实施进程。

由于此次“国培计划”项目辐射面宽、学科多、顶岗和培训任务重,涉及省教育厅、贵阳市教育局、贵阳市39所优质中小学、4个地州市的9个项目县以及近200所中小学。项目能否顺利实施,组织、协调工作是关键。为此,“国培计划”项目办公室克服种种困难,多次召开工作协调会,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落实项目的各项具体工作。同时,经常组织召开工作反馈会,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制定切实可行的修改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各相关学院党委广泛动员全院师生积极投身到项目的实施中去,要求所有党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主动、积极工作,做好服务,用实际行动全力支持学校的这一重点工作,争做优秀共产党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相关学院党政负责人经常深入到项目县和优质学校看望顶岗实习学生和研修学员,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详细了解顶岗实习工作和研修培训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及时制定详细的修改完善方案。相关学院项目领导小组工作人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顶岗实习学生和研修学员做好工作、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服务。同时,各学院结合自身特色、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及文艺活动。生命科学学院于2010年10月20日对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班主任工作方法与技巧培训;2010年12月9日组织生物学科研修学员参观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基础实验室和动物标本室,使研修学员受益匪浅;2010年12月20日为研修学员举办了“国培盛宴——师恩·师爱·师生情”综合文艺晚会。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于2010年11月3日组织物理学科研修学员开展校园体验式教育实践活动,活动中进行了“巧凑数字”、“破冰启航”、“坐地起身”、“团队小跑”、“超级履带”、“盲人方阵”等素质拓展项目,增进了研修学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2010年12月28日组织开展了研修学员教学技能大赛,积极引导研修学员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不同的教学模式。2010年11月10—11日,文学院组织研修学员开展汇报课展示,帮助研修学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交流学习心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邀请国内资深数学教育专家吕传汉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项昭教授为研修学员主讲课程。2010年11月9日,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带领化学学科研修学员走进金阳新区实验一中示范课堂,感受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化学示范课。外国语学院邀请深圳南山区教科中心主任、国家级课改专家、全国特级教师禹明老师为研修学员授课,深受研修学员一致好评,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历史与政治学院于2010年12月14日组织研修学员与学院学生举行篮球友谊赛,旨在加强交流与沟通。2010年12月16日,教育科学学院举行以“聚焦国培顶岗·畅谈你我感受”为主题的第十五期学生论坛,邀请参与顶岗实习的学生漫谈“国培计划”的意义,并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中顶岗实习的情况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为研修学员创建了“研修学员QQ群”,随时畅谈研修阶段的心得体会,加强研修学员与学院领导之间的信息沟通。

三、创新模式、整合资源、加强监控,确保“国培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如果说“国培计划”项目是一出大戏,那么,项目实施方案就是这出大戏的脚本,如果没有好的脚本,没有好的分镜头剧本,纵使导演和演员再出色,也无法演出威武雄壮的剧目。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时间紧、任务重的双重考验下,学校各级党委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前期调研、学习考察、方案设计、专家论证、部门协同,创新培训模式,对方案进行了精心策划。整个方案设计历时三个月,召开大小工作研讨会、调研座谈会、专家咨询会数十次,参与工作的有关专家和人员达百人次。最后制定出的实施方案突出了贵州农村教师实际,内容紧扣教学问题,培训方式灵活,课程资源丰富,培训团队广泛,体现了“国培计划”的宗旨、目标和水平,得到了研修学员、顶岗实习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充分肯定。

实施方案在培训理念上坚持“互动双赢、促进改革”;在培训内容上,紧密结合实施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针对研修对象的实际需要,构建了学科课标解读、学科核心知识、教学方法策略、课堂教学实训及样本研修的培训内容体系;在研修形式上,采取到高等师范院校集中研修与到优质中小学跟岗研修相结合、理论研修与实践研修相结合的立体式形式进行;在培训方式上采用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现场观摩、参与体验、经验交流、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在培训实施步骤上按“集中研修、跟岗研修、总结反思、跟进研修”分段实施。

为“国培计划”项目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是校党委实施项目的主导思想,校党委充分整合高校、优质中学及教科所的优质教师资源,组建了“三位一体”的教师培训团队,为研修学员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平台,更专业、更科学的科研理论;充分利用高校、优质中小学及省级培训基地三方面的硬件条件资源,搭建了“三维一体”的培训空间平台,为研修学员提供了理论实践场所。在集中培训期间,各个学院党委邀请各学科的专家学者和贵阳优质中学的省级优秀教师为研修学员进行培训;2010年12月18—19日,全国教育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曾天山研究员、中央教科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霓博士、《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研究员等3位教育专家应邀为研修学员作教育科研方面的专题培训,使研修学员受益匪浅。

同时,为确保项目质量,校党委采取有效措施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遴选了一批长期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熟悉基础教育的优秀专家组成专家组,评估、检查和指导项目培训工作;建立了培训工作的质量监控机制,制定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对顶岗实习生和研修教师进行规范管理。专家组通过工作检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分别对顶岗实习、集中培训、跟岗研修等进行培训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改进,确保了项目实施质量,力争将“国培计划”项目做成具有社会效益的品牌项目。

 四、及时总结,广泛宣传,展示风采,力求打造“国培计划”项目品牌

为使广大师生员工充分了解这一民心工程,支持“国培计划”项目的实施,校党委高度重视“国培计划”项目的宣传工作,专门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宣传小组,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部。宣传小组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国培计划”的重大意义,宣传实施“国培计划”的政策举措,宣传培训过程中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的好方法、好经验,力争使“国培计划”项目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品牌。

“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后,“国培计划”项目宣传小组及时开通了“国培计划”专题网站,网站设有工作机构、工作动态、领导讲话、工作简报、交流园地等栏目,开通以来,已先后发布信息200余条,点击率不断攀升。项目办公室宣传小组还将进一步完善网站,丰富网站内容,切实使该网站成为“国培计划”项目最重要的网络宣传阵地。同时,充分利用校报广泛的受众平台,开设新闻类专栏“国培动态”、理论研讨专栏“国培研究”等;并在校园电视、校园广播上开设“国培计划”专题节目,每天两校区双时段播出。另外,高质量编发“国培计划”简报,突出指导性和时效性,目前已编发18期。

通过切实努力,宣传工作起到了“及时雨”的作用:一是通过网络及时下发工作文件,对各相关学院开展相关工作进行及时指导,保证第一时间学习领会教育厅关于“国培计划”项目实施的精神和学校的统一部署,切实做到贯彻落实无偏差。二是及时报道工作动态,充分反映各相关学院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同时,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督促各相关学院保质保量开展工作。三是及时发布宣传简报,对学校层面的活动和各相关学院在开展工作中总结的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进行集中发布,引导舆论,推广经验。

“国培计划”项目启动以来,学校各级党委忠实践行宗旨,以项目为切入点,积极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广大共产党员积极主动工作,争做优秀共产党员。上下联动,各方齐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克服各种困难,全力推进项目的实施,使得“国培计划”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两个月来,2000余名研修学员态度端正,认真参训,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虚心接受优秀教师的悉心指导,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预期的培训效果。1000余名顶岗实习学生深入基层,承担了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等,认真完成了各项顶岗任务。同时,学生们了解了贵州省基础教育状况,增强了他们为基层服务的意识;并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知识结构、教育教学能力、社会工作的组织协调能力及适应社会能力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
 

【责任编辑】马发亮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