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社科处处长刘建军教授在我校研究生处学术报告厅作了题为“新形势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社科处副处长杨斌主持。我校副校长蔡永生为刘建军教授颁发我校客座教授聘书。各文科学院领导、分管科研的副院长及今年拟申报国家教育部课题的老师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建军教授首先概括了当下科学研究的新趋势。一方面是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数量的明显增长。另一方面是国家、教育部的社科基金针对青年教师的青年课题数量也在增加。这两个喜人的新变化对科学研究的发展、青年教师投身科研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国家及教育部社科课题设计与申报的具体问题,刘教授从问题意识、申报课题的概念要清晰准确、抓地方特色、做优势项目以及申报课题的注意事项等四个方面加以阐释。首先,要求科研人员具有全局的问题意识,结合国家社会发展、学科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寻求思路。要把课题与时代话语相结合,与党、国家社会的需要相结合。其次,要把基本概念界定清晰化、准确化,忌体系宏大、观点却经不住推敲。再次,要在选题中抓住地方特色和地方文化,做优势性项目。例如,索绪尔视野观照下的苗族语言等。最后,刘教授强调“研讨是成功的一半”,鼓励青年教师组织自己的科研团队,吃苦在前,多去调研收集第一手的真实数据。
最后,刘建军教授还与我校青年教师在课题申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