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钟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环境与地理学系教授蔡运龙、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梅荣政、吉林大学文学院兼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张福贵等13位专家组成的贵州省学位委员会专家组对我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部分授权点建设工作进行中期检查。校领导蒲芝权、谢晓尧、褚光荣、李存雄、刘肇军、蔡永生、吕国富出席汇报会。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博士授权建设点及博士支撑建设点的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各公共平台主要负责人参会。
会上,我校党委书记蒲芝权在致辞中指出,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对于提升我校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规格、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表示,要以这次中期检查为契机,以各位专家和领导的鼓励与鞭策为动力,认真领会、充分消化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切实有效的整改措施,狠抓落实,加快建设,进一步夯实基础、增强实力、提高水平。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贵州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教育工会主席、贵州省学位办主任代其平在讲话中指出,贵州省学位委员会专家组受国务院委员会委托对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部分授权点建设工作进行中期检查。专家组根据“简化程序、注重实效,不纠缠于量化指标,重看主流、看成果、看发展”的原则,对我校4个博士授权建设点及博士支撑建设点进行分类检查。代主席表示,根据我校学科建设的调整情况,专家组分组进行检查。对我校仍保持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进行常规检查;对一些由二级学科调整为一级学科的建设点进行补充性检查;对由支撑学科点调整为一级学科的建设点进行全面检查。
汇报会上,贵州省政协副主席、我校副校长谢晓尧教授对我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概述,重点对我校2009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以来,建设点的调整和规划工作、建设资金的到位和使用情况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进行了介绍。随后,我校中国语言文学、地理学、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博士授权建设点及博士支撑建设点的负责人分别对本学科的建设情况进行了陈述。
会议结束后,贵州省学位委员会组织专家组成员与校领导在图书馆门前合影留念,并对我校图书馆、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专家组听取我校博士点建设工作汇报

中国科学院院士、 贵州省学位委员会博士授予单位、博士点中期检查专家组组长石钟慈作会议讲话

贵州省教育厅党组成员、贵州省学位委员会秘书长、贵州省教育工会主席、贵州省学位办主任代其平作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