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16:00,应我校邀请,南京大学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博士生导师张捷教授在田家炳多功能厅作了题为《中国书法景观与喀斯特旅游史》的讲座。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国际旅游文化学院和喀斯特研究中心约300名师生聆听了张捷教授的精彩演讲。 讲座主要围绕书法文化与旅游,书法文化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喀斯特洞穴书法景观展开。留存久远的“岩石书法”、“洞穴书法”…… 一张张带有中国书法印记的图片,使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书法景观在旅游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借以独特形式的呈现,书法文化与自然、旅游、现实紧密联系为一体。张捷教授在讲解书法文化时指出,正因为书法文化所具有的文化传承性强、普及性强、存在形式多样、遗存丰富、文化承载类型众多等特征,中国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处在十分特殊的位置。其次,实践证明,在书法地理学研究及其旅游业应用中,书法作为人文景观元素和人地关系中的地理环境元素,可与其他人文、自然景观元素组合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和旅游吸引物。同时,以香港和内地为例,简介了大量书法景观调查案例。张捷教授在阐释甲骨文与殷代景观地理学关系之后指出,某种程度上,书法理论来源于旅游。最后,针对贵州喀斯特景观特点,张捷教授特别介绍了喀斯特洞穴书法景观与洞穴旅游史,为师生详解了洞穴书法景观的分类统计和洞穴旅游体验层次。张教授别具一格的研究课题,富于逻辑和实证性的研究结论,适时人物趣事的小插曲更是推动了现场活跃的气氛。 自始至终,张捷教授与同学们的交流都建立在务实、坦诚的基础上,同学们不仅从张教授身上看到了知名学者的风范,同时也读到了名师的谆谆教诲。喀斯特研究中心主任熊康宁教授强调,喀斯特书法景观的研究对推动贵州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讲座最终在教授与同学们的问答互动中落下帷幕,给广大师生留下了思索的空间。
相关链接:张 捷, 男, 1960年生。现为教授、博导, 南京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国土资源与旅游系副主任。自然地理学专业博导(2001-), 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专业博导(2002-)。 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喀斯特地貌、信息地理与书法地理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项、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1项、建设部科研项目3项, 主持或主要参加省、市级旅游规划项目10多项, 在国内外专业刊物发表中、英文论文120多篇, 省部级科技成果鉴定4项。社会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理事委员会委员(1998-)、南京大学东方书画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江苏省地理学会理事(2001-)、旅游专业委员会主任、江苏省旅游学会副会长(2006-)以及多个省、市地方政府部门的专家委员或咨询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