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到我校讲学
【作者】图/本网记者 余杰 文/本网记者 刘玉欣 罗燕      【日期】2010-03-22 00:00      【点击】
林崇德教授作学术讲座
现场座无虚席
  在贵州省心理协会、心理健康协会和我校教育科学学院的邀请下,中国心理协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先生于3月20-21日,在我校田家炳大楼三楼多功能厅分别作了“教师情怀――师范生怎样当老师”和“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与新进展”的学术报告。
  在“教师情怀――师范生怎样当老师”报告中,林教授以自己从做铁道专家的梦想转变到对教师职业追求的人生经历谈起如何选择师范教育;从教师职业的独特性、理论背景、以教学活动为中心、系统观、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六方面说到如何当好老师;从多年教学经验归纳出的师德、知识、能力三个板块论述素质教育的具体含义;从备课、讲课、处理好关系等方面提及教学基本功的培养。
  林教授认为,教师是教育体制能否建立、教育质量能否提高、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敬岗爱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十六字方针是每位老师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树立“我一定能教好学生”的观念,培养自身成为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的能力,知人善任、因材施教。
  通过层层点拨、剖析,林教授提出21世纪教师参与教育科学研究必要性,并提出四点要求:按教育规律办教学、适合国内外教改的需要、当教育教学改革的骨干和提高科教兴校的意识,改变自身的角色。
  3月21日下午3点,林崇德教授从三个方面作了题为“发展心理学的变迁与新进展”的学术报告:第一,从发展心理学的变迁过程,解析了西方儿童心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及西方科技发展对儿童心理学的影响和研究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第二,从儿童心理学的内容、发展心理学的内容和变化、20世纪70―90年代发展心理学内容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心理学内容的变化;第三,从发展心理学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历史上的转折时期,到发展心理学新的研究体制,研究方法,研究课题与理论进展等方面表述了发展心理学横向整体化变化和发展心理学研究体制的变化。
  自由提问阶段,林教授引经据典地逐一回答了学生的问题。
  林教授声情并茂地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阐述独具特色的“教师情怀”,诙谐轻松的语言使整个现场笑声不断,掌声连绵。他“教师就是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的信念,感染了在座师生。
  据悉,参加学术报告会的人员除了有我校教科院的师生外,还有贵阳市教育局领导,省心理学资深专家、心理协会会员等。

  链接:
  林崇德先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曾担任过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以及心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发表论文1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社会兼职20余种,在26所知名高校担任特聘或客座教授,是我校特聘教授。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