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校党委中心学习组专题学习扩大会议在办公大楼四楼会议室举行。校党委书记蒲芝权,党委副书记、校长伍鹏程,副校长黄开烈,党委副书记邓惠宾,副校长李存雄、刘肇军、蔡永生参加学习会。学校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纪委、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等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列席会议。学习会由蒲芝权书记主持。 会上,伍鹏程首先传达了教育部关于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会议精神,对我校接受厦门大学对口支援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蔡永生介绍了我校进一步加大接受厦门大学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设想。 随后,与会人员集中学习收看由中央文献音像出版社出版的“2010党委中心组学习90分”光盘,主要内容为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阎学通教授作的“2010年的国际形势走向”报告。阎学通教授从国际总体形势、中国可利用的机遇、2010年中国面临的挑战、结论等四个方面,用生动的语言、翔实的数据作了一场精彩的报告。 最后,蒲芝权作总结发言。他指出,阎学通教授的报告很精彩、很有启发意义,不仅使我们对当前国际形势以及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也使我们深刻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国家强大了,在国际上才有话语权。对学校而言,没有内涵式发展,就没有竞争力。因此,必须在提升自己的竞争力上下功夫。 蒲芝权还就如何加强学习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在学习态度上要更加注重自觉性。他说,中央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是为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指导实践,达到“人心齐、泰山移”的目的。中心组的学习只是一个载体,而学习是长期的、永恒的任务,这就要求校党委中心组成员和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加强理论学习。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等职能部门要认真思考干部的学习规范问题,提出具体措施,加强干部的学习考核力度,确保干部的学习时间,增强干部学习的自觉性。二是在学习内容上要更加注重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要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工作需要有选择性地开展理论学习,要着重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三是在学习形式上要更加注重丰富、有效。要创新学习形式,通过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组织生活等方式,增强学习的有效性。四是在学习目标上要更加注重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推动工作,提高能力和水平,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学校的发展大计进行学习,深入思考,注重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学历不等于能力。五是在学习管理上要更加注重制度建设。要使学习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干部的学习管理。 蒲芝权强调,现在学校各项工作、任务异常繁重,特别是花溪新校区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能否完成好这些任务,事关学校的发展。倘若有半点闪失,我们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因此,必须增强紧迫感、危机感,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紧紧抓住教育部加大西部地区高校对口支援建设这一学校难得的发展机遇,把对口支援工作抓紧抓实,通过努力实现师资队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四个显著提升的目标,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