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新城教授应邀到我校作题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唐昆雄主持,历史与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聆听了讲座,这是我校2010年“山海风流”学术讲座系列之一。
周新城教授从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关系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马克思主义是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以及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四方面阐述了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必要性。
划清重大原则是非的界限首先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无产阶级政党的生命力取决于指导思想。周教授以前苏联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为例说明: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于我党来说,是一件生死攸关的大事。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新的情况,指导实践,党就能够发展壮大,无往而不胜;相反,党就会失去生存的权利,而且不可避免地迟早注定要在政治上遭到破产。
我们党的全部历史表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关键是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飞跃。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从理论形态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反映,它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一个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因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决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过时。
马克思主义在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得到发展。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复辟封建主义的思潮(即儒生治中国)和复辟资本主义的思潮。其中资产阶级自由化是干扰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资产阶级自由化表现在经济学领域主要是新自由主义,政治思想领域主要是民主社会主义,价值观领域主要是所谓的“普世价值”,历史学领域则主要是历史虚无主义。这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性质是一样的,它们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同表现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斗争的历史。我们必须在思想上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坚决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斗争并在其苗头出现时就予以抵制和批判,清除其影响,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大业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地发展的根本保障。
在一些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下,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必将长期存在,只是其表现形式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不断变换而已。所以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不是短期的任务,不是通过一次性教育就能够解决的。我们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善于运用这些原理来分析现实问题,这是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根本保证。
最后,由唐昆雄代表学校向周新城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链接:
周新城,著名经济学家、理论家、教育家,苏联东欧问题研究泰斗。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邓小平经济理论、苏联演变问题、民主社会主义。著有《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世纪性悲剧的思考》、《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等著作,发表《完整准确地理解邓小平理论》等300多篇文章,并有600万字左右的译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