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新学年,新学期即将开始。在今天召开的全校处级干部大会上,我想讲的主题是“敬业奉献、评建创优”。
一、敬业奉献
敬业奉献是我校建校六十六年来历代师大人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支撑我们贵州师范大学不断发展的校园精神。这种精神无论是从建校初期到新中国成立,还是到改革开放,直至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鼓舞和激励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努力工作,顽强拼搏,克服各种困难,取得骄人成绩。正是这种精神的鼓舞和激励,使我校在2002年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3年的教学科研组织机构调整,2004年的学分制改革,2005年的学位点申报,2006年的重新申报省属重点大学等工作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使学校近几年在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社会声誉不断得到提高。今天我们强调这种精神,既是因为这种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更是因为在今年的评建工作中出现了一些与这种精神不和谐的现象,虽然这种现象不是主流,但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去年10月启动评建工作时,党委确定了“争优保良”的评建目标,在年初学校的两代会上,学校又把博士学位点申报以及评建工作作为2007年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十个月以来,各部门、学院正按照党委确定的目标,扎实认真地开展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又有4名教师被评为省级“教学名师”;在省级教改项目的申报工作中,我校有9个项目获得立项;在示范性专业的申报中,我们有8个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此外,还有9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在教育部组织实施的“质量工程”对口支援项目中,16名教师和4名干部被派到厦门大学进修、学习;同时,我校申报的“数字化”建设项目在厦门大学的支持下也即将启动。用于改善办学条件的经费总额已近1000万,用于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学楼等公共服务性建设投入将近1.6个亿,包括用于综合楼的修缮,白云校区两栋学生公寓的新建,实验楼、食堂、道路的改造以及校园的美化等。顺利完成了2007年的招生工作,共招研究生、二本生、三本生、中选生、高职生7969人;我校理科录取线高于全省投档线20多分,文科高于全省投档线30多分,个别专业基本上达到一本的录取线。我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77.2%,居于全省前列。
但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评建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需高度重视:
(一)部分学院、单位领导班子对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认识不到位,对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认识不到位,对校党委的决策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和评建工作中去,缺乏紧迫感和使命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思路不清晰,措施不得力。
(二)部分学院、单位领导对师生员工的宣传、动员、组织力度不够,方法简单,未能充分调动师生员工参与评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部分学院、单位领导对学校及本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管理松散,工作推动困难。
(四)部分管理、服务部门对教师和学生的服务不到位,态度不好。
(五)部分教师对评建工作的重要性及其与自己的相关性认识不足,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六)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的荣誉感,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七)相当部分学生对评建工作缺乏了解,对学校认同度不高。
(八)不少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习纪律松弛等等。
以上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完成评建任务就是一句空话。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学院、部门领导,部分教职工缺乏一种强烈的敬业奉献精神,缺乏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等导致的。因此,我们强调要继续发扬我校爱国、奉献、敬业、自强的校园精神,这在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二、评建创优
去年评建工作启动时,校党委确定了“争优保良”的评建目标,那是当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办学 “硬件”欠缺而提出的。力争在个别“硬件”不足的情况下,通过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软件”方面的努力,争取达到“优”的水平。通过近十个月的努力,我们的评建工作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最近,经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商讨,校党委研究,决定将“争优保良”的评建目标调整为“评建创优”。这一目标的调整,表明了党委对评建工作认识的深化,那就是要通过切实的努力,把学校真正建设成为一所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思路清晰,目标定位准确,管理制度完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优秀的、让人民满意的大学。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教育部专家的评估。而不仅仅是为了“争优”。
为什么要调整评建目标?因为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契机,向优秀学校看齐,向高标准看齐,能够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学校整体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共进提供优质服务。因此,调整评建目标既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将评建目标调整为“评建创优”,这表明学校在教学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上有了更高的追求和更严的要求,不给自己留退路,把评建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一“建”一“创”上:要通过“建”,缩小与优秀学校的差距,赶上优秀学校;通过“创”,提炼我们的办学特色,展现我们的办学亮点。而且,从省内高校的情况看,财经学院在这次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去年评估也获得良好的成绩。我校作为省属重点大学、全省师范教育的龙头,有着六十六年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为贵州基础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很好的社会声誉,这些都让我们没有理由不创建优秀!
“评建创优”目标能实现吗?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完全有可能实现!首先,贵州师范大学是在建国前成立的8所师范院校之一,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优良的传统。而且有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其次,我们有一支素质优良的教职工队伍,尤其是领到干部队伍。我们广大师生员工和中层干部有强烈的主人翁精神、责任感、使命感。靠这一支优良的队伍,我们很好地完成了2002年的评建工作,相信我们也能实现这次“评建创优”的目标。第三,我们有2002年评建工作的经验。2002年,我校评建工作获得良好的成绩。经过五年的努力,我校办学条件大大得到改善,人才队伍培养大大得到加强,科研工作不断得到增强。我们相信,通过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评建创优”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我们将目标调整为“评建创优”,不是好高骛远,不是头脑发热。我们将评建的关键放在建设上,踏踏实实的建设,不弄虚作假,切实把不完善的地方建设好。评建办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直至即将开始的第三阶段的工作部署上,都是秉着一步一个脚印的态度去踏实面对。
当然,把“争优保良”的目标调整为“评建创优”,我们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们的责任也更加重大。为此,我提出下面几点具体要求:
(一)进一步提高对评建创优工作目标的认识,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委的部署上面。全校要在党委的领导下,在评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服从评建办的安排。有些部门对评建办安排的工作,没有足够重视,做得不到位。这是应该坚决反对的。
(二)进一步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党委已经确定,宣传方面的工作由宣传部和评建办一起落实,但最重要的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处级干部一定要把校党委的决定宣传到每一个师生员工当中。通过这几年的评估,我们发现,教育部及其专家组,对硬件的指标、教学行政的用房不是太看重,当然不是说不重视。评估关键是看我们的指导思想,办学思路,目标定位,关键是看我们的管理怎么样,教育教学质量怎么样,效果怎么样,我们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怎么样,几项基本素质能力怎么样。因此我们说,虽然“硬件”上我们稍微差一点,但只要不断加强上述“软件”方面的建设,我们“评建创优”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及评建办的有关规定。
(四)管理、服务部门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服务工作。
最后,我用一句话结束我的发言,希望同志们继续发扬我校66周年来的爱国自强敬业奉献的校园精神,把评建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