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看今朝,“山海风流”结硕果
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五周年成绩斐然
【作者】学校办公室      【日期】2010-11-11 00:00      【点击】

一、学科建设
  (一)2006年来,厦门大学在我校申报博士学校授予单位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过程中,选派专家多名,从申报材料论证、博士点各方向的设计、导师选聘和培训给予积极指导和支持,经过多方努力,2009年2月,我校被贵州省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数学、自然地理学为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点,文艺学、植物学为支撑点)。2010年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在积极筹备博士点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和验收工作中,厦门大学选派专家6人次,对贵州师范大学三个博士学位建设点和支撑点进行指导、帮助。2010年7月,顺利通过了省学位委员会专家组组织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中期检查。同时,对贵州师范大学申报一级学科硕士点工作,也给予了帮助和支持。

  (二)在厦大指导帮助下,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3月成立的“喀斯特文化研究中心”,已被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为“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师范大学在积极筹备申报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工作中,厦大选派专家2名及社科处领导,对贵州师范大学申报筹备工作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和意见。

  (三)厦门大学结合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我校专业学科发展的实际,对我校保持特色学科专业的稳步发展,急需学科专业和弱势学科专业的完善提高,重点学科的确立和建设等都给予了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指导协助我校对学科建设规划进行了全面科学地修订。在厦门大学的协助和指导下,我校特色专业优势进一步增强(师范教育类),急需学科专业和弱势学科专业实力明显提高(经济管理类、工科类等),重点学科建设方向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理论、生物、计算数学、地理学科等)。

  (四)贵州师范大学经管学院与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交流互访,双方已签订联合招收厦门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协议意向书,拟今年下半年开始招生。双方先联合办学,使贵州师范大学积累办学经验,为下一步申报公共管理硕士(MPA)点奠定了基础。

  二、师资队伍

  (一)扎实推进“质量工程”常项工作。近五年来,贵州师大共选派66名相关学科专业教师到厦门大学脱产进修学习和参加科学研究,进修期间,厦门大学为进修教师安排学术造诣高、科研能力强的教授进行悉心指导,使进修教师专业知识得到强化,教学本领得以增强,教学理念得到更新,科研能力明显提高,较好完成了学习任务;选派60余名教师赴厦门大学相关学院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参加学术会议等。

  (二)厦门大学选派4名优秀教师到我校承担相关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向我校教师和学生展示其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对我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的培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我校师生能够通过最直接的方式接触到各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动态及最新科研成果,拓展了我校师生的理论视野。选派20余名专家、学者到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座谈,贵州师范大学教师400余人次参加了交流。这对于贵州师范大学教师了解学术前沿动态、相关学术探讨、增进教师友谊等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带动了贵州师范大学教师的科研、教学研究等。

  (三)厦门大学积极为我校在职教师和学生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录取贵州师范大学在职教师攻读博士生4名,硕士研究生2名。同时,两校已达成厦门大学每年为贵州师范大学定向培养10名博士研究生、20名硕士研究生项目。达成贵州师范大学聘请厦门大学教师为特聘教授、厦门大学教学名师传帮带贵州师大青年教师等项目,这些工作都正在深入进行中。

  三、教学及人才培养

  (一)学生交流学习项目。通过选拔,贵州师大先后选派81名本科学生前往厦门大学交流学习一年;选派32名研究生前往厦门大学交流学习半年。这一项目的开展,交流学生感受到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享受到了高水平大学的优质教学,其返校后的学习态度等带动了贵州师范大学校风和学风。通过推免,厦门大学接收贵州师范大学推免硕士研究生3名。这一项目的开展,给贵州师范大学推免学生到高水平大学深造提供了新平台。

  (二)积极配合,做好教育部质量工程——数字化教室建设项目。厦门大学投资100余万元在厦门大学建设数字化教室作为数据源,并提供技术支持在贵州师范大学建设2个数字化教室和1个数字化阅览室。2009年6月,数字化教室和数字化阅览室建成并运行成功。实现了两校远程互动教学的目的,为贵州师范大学充分利用厦门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给学生提供了聆听高水平授课的平台。到目前,两校已先后选定《国际私法》、《管理信息系统》、《法律文书写作》、《电子政务实力》、《公共关系学》、《税法》等六门课程作为远程互动教学课程,我校经管学院和法学院11个班的600余名学生享受到高水平大学的教师授课。

  (三)“山海风流”讲座项目,一年来厦门大学共选派30名专家、学者到贵州师范大学开展学术讲座、报告40余场,贵州师范大学选派8名专家参与该项目,开展学术讲座、报告10场,共有学生10000余人次(厦门大学讲座有7000余人次)聆听了讲座、报告。为推动贵州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积淀大学精神起到了极好的促进作用。

  (四)贵州师范大学共享厦门大学本科教学资源。厦门大学同意将厦门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课程教学资源与贵州师范大学实现共享。现由于贵州师大的设备设施硬件原因,正在落实中。

 

四、管理水平

  (一)稳步推进“质量工程”干部挂职锻炼项目。厦门大学选派的4名挂职干部(1名担任校长助理,3名担任学院院长),在帮助贵州师范大学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硕博点建设、教学管理、加强对外联络、争取外部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为贵州师范大学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贵州师范大学切实为厦门大学挂职交流干部做好服务,除尽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外,校领导定期看望和慰问,及时解决好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贵州师范大学先后选派管理干部26人前往厦门大学相关职能部门对口挂职学习,亲身体验和学习高水平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管理方法。把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机制带回贵州师大,促进了贵州师大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的提升。贵州师范大学注重加强对挂职锻炼干部的管理和服务,在挂职期间对干部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注重加强与干部的联系,及时了解他们在厦门大学学习、工作、生活情况;挂职期满后,通过提交总结和理论文章、听取他们对改进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加强对挂职锻炼干部的考核,确保挂职学习的效果。选派了40余人次专业技术干部到厦门大学进行交流学习,增进了相互友谊,提高了管理水平。

  五、科研及其他

  (一)厦门大学对贵州师范大学科研管理工作进行指导,提出建设性意见。选派专家到贵州师范大学就申报社科课题,从选题、论证、申报细节等进行座谈交流。使我校教师近年来申报国家级、省级课题项目获批数不断攀升,今年更是创历史新高。

  (二)两校积极开展科研合作研究,近五年来,联合申报获批省长资金项目4项,获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

  (三)积极合作,加大交流,贵州师范大学协助厦门大学承办全国学术会议1次,开展两校论坛1次,选派教师和专业技术管理干部参加厦门大学主办的学术会议、论坛等共10余人次。

  (四)近五年来,厦门大学向贵州师范大学赠送图书资料5300余册,厦门大学为贵州师范大学开放检索机位5台,使贵州师范大学可更方便的利用到厦大馆的优质数字资源,特别是外文数字资源,如SCI、EI、ISTP、IEL、CA等,对贵州师范大学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起到了切实的帮助,实现了资源共享。贵州师范大学将自建的贵州地方文献全文数据库和古籍光盘全文数据向厦大馆开放。同时,厦门大学图书馆将他们开发并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的WIKI、BLOG等应用程序无偿移植到贵州师大图书馆,并安排技术人员到贵州师大进行安装、调试和操作培训,极大地提高了贵州师大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水平,使贵州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厦门大学还在科技文献传递、流通服务管理、CALIS中心建设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对贵州师范大学进行指导、交流。(学校办公室)

 

【责任编辑】马发亮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