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传承红色精神 颂扬先进文化 唱响时代旋律
【作者】文/赵亚平 宋颂/图/杨兴波      【日期】2011-04-02 00:00      【点击】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

4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由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主办的“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主题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晨钟广场隆重举行。此项纪念活动旨在全省教育系统党员、干部群众及广大学生群体中掀起 “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的热潮,把我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推向高潮,进一步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和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霍健康,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方仕平,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招生考试中心主任周宝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教育工会主席代其平,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碧海以及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启动仪式。各市(州、地)教育局、省属高校及有关高职、高专院校主要负责同志和师生代表也参加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省教育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省委教育工委委员赵廷昌主持。

启动仪式上,方仕平在宣读《中共贵州省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广泛开展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中强调,一要广泛开展纪念活动。通过组织收看全国全省大型纪念活动,宣传一批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积极参与本地相关纪念活动,联系实际组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例如要组织收看2011年7月1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等。广大教师要积极撰写论文参与全国、全省理论研讨会;要联系本地本校实际,开展纪念征文、知识竞赛、群众歌咏、报告会、座谈会、红色旅游、主题实践等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活动;要以纪念活动为契机,大力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推进职业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力求抓出特色。二要集中力量开展“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省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三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各市(州、地)教育局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本地本校实际,认真制定开展“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主题活动方案;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将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全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各地各校开展纪念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检查。

霍健康宣布纪念活动正式启动,并在讲话中提出三点意见。首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今天的繁荣富强。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初的十几名党员发展到今天八千多万党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甘弱小的奋斗凯歌。此次举办全省教育系统纪念建党90周年“学党史、唱红歌、诵红色经典”的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就是让我们广大的师生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大学生要踊跃入党,增强党的活力,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建设我们美好的祖国,追求我们幸福的生活。其次,要引导青少年大、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开展“五好”教育,即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四个希望,希望全国广大青年学生把爱国主义作为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把奉献社会作为不懈追求的优良品德,要落实温家宝总理对当代大学生倡导的读好书、好读书、多读书。大学生要努力做到八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立志、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抗挫、学会负责、学会尊师互助、学会热爱母校。最后,努力创办人们满意的教育。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加快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力实施好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突破性工程。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普及程度;补乡村教育和弱势群体接受教育之短,促进教育均衡和公平;坚持育人为本,补学生能力、素质之短,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千百万合格的建设者、接班人和家庭幸福的开拓者。中小学要努力办成学园、花园、乐园和平安园,大学要坚持“十个坚持”,要做到校风、教风、学风清正,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最后,贵州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刚健、黔东南州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党组书记杨德敏作为代表发言。

教育系统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现场

 

 

领导与合唱演员合影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