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缅甸、菲律宾、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的大学生和我校志愿者学生一起参观了天龙屯堡景区、黄果树景区,共同感受了贵州浓厚的民间文化和多彩的自然风光。文化考察活动作为中国——东盟青年体育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走访古迹、观看民间艺术表演、领略自然风光等形式来使更多的外国朋友走进贵州多彩的民间文化。
文化考察由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组织开展。在体验活动中,贵州师范大学的青年志愿者负责为异国的大学生进行景区讲解等,青年学生们彼此间更是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建立了长久的友谊。
感受屯堡古镇中的文化形态
屯堡文化作为贵州独特的民间文化,经历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至今仍旧保持着较为完整的文化形态。在天龙屯堡景区,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们主要参观了村落的建筑文化,观看了素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地戏”表演。
走进屯堡古镇,眼前随处可见的是石头,指尖触摸到的是石头,脚下踩的依然是石头,宛如走进了一个石头的世界。这正是屯堡建筑的艺术特色,将石头工艺与建筑达到完美的艺术结合,同时也起到了防御战事的重大功效。在屯堡人小院的窗棂门楣之处,也会看到精湛的木雕工艺,龙、凤、青蛙、蝴蝶、蝙蝠等各种各样的图案反而为石板房增添了几分雅致。正所谓真正体现了美观和实用的统一。穿梭于错落有致的房屋建筑内,外国朋友们纷纷拿出相机记录眼前这个充满美感的“石头世界”。来自泰国的姑娘Jenny,一边激动地说,“太beautiful !”,一边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随行的志愿者时而用英文向她介绍眼前建筑的独特之处,时而也会向Jenny询问泰国建筑的风格特色。

领略地戏表演
在屯堡古镇中,亲身观看一场“地戏”表演是东盟学生们最期待的事情。讲武堂里,演出舞台两侧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面具,色彩绚丽,表情大胆而夸张,引得外国朋友们驻足观看。演出开始前,大家早早就坐在了观众席中,热情等待着“主角”们的上场。鼓点敲响时,只见六位身着戏服,头戴不同的面具的演员,踩着急促的鼓点精彩亮相,博得台下阵阵掌声。仔细一看,他们的服饰独具特色。身穿青、蓝、白、褐土布料的长衫、长裤,束青布腰带,并用两块绣有多种花边的布片将腰身围裹,手中拿有木制的刀、斧等兵器,看起来威风凛凛、煞是英武。六位表演者向远方的客人精彩演绎了《封神演义》中的选段“大战午朝门”,呈现出地戏文化中常见的打斗场面。来自柬埔寨的留学生黄秋兴看完演出后,告诉记者:“虽然听不懂演员所讲的话,但是,自己完全被这种神秘的服饰和精彩的打斗场面所吸引,非常喜欢这种表演形式”。
.jpg)
感受屯堡文化
领略黄果树瀑布的雄奇秀美
贵州境内特有的喀斯特地貌形成了诸多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黄果树瀑布的美名早已传遍了国内外。在这里,我们既能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又能感受到贵州地貌的神奇与瑰丽。
“这里的盘山公路和我们缅甸的路很像,弯弯曲曲的像蛇形一样”进去景区后,来自缅甸的帅小伙段忠宏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因对中国文化的热爱,选择了在北京留学。只听他话音刚落,观光车内已有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窗外山脚下深邃的峡谷尽收眼帘,清幽的溪流映现在谷底。周围的青山绿树将峡谷紧紧抱住,显得清幽而秀美,引得车内的外国朋友们拿出相机尽情捕捉。
在青山绿水之间,青年朋友们边看边与志愿者交流。慢慢地,远处传来的水声渐渐大起来,大瀑布的身影逐渐清晰可见。在远处的翠绿山林间,一道巨大的瀑布从山顶飞流而下,疑是银河,奔流不息。缅甸的小伙子拍着记者的肩膀,手舞道:“这个,我们缅甸没有!太美了!”此时此刻,大家争相互相拍照留影,快门按动的声音不绝于耳,仿佛要将这最美的时刻凝固下来,分享给他们的朋友们。

在美丽的自然风光中留念
移步愈前,当走到大瀑布最近的观景台时,直接能够感受到瀑布溅起的水雾飘洒在脸上的清凉。千条溪流从山顶倾泻而出,落入山地的深潭幽谷之中,壮美与俊秀悠然而起。大家纷纷合影留念,此时此刻,语言的差异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不同国家之间,不同语言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青年朋友们结伴合影,洋溢在大家脸上的除了笑容还有收获的喜悦。
收获地久天长的跨国友谊
经过一天的相处,青年朋友们之间已由见面时的陌生到一路上的相识、相知,大家渐渐熟络起来,也都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国际旅游文化学院2008级旅游英语专业的志愿者张芳洁与缅甸的同学互留了电话号码,她告诉记者,“接待外宾,对我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了,但是和同龄的外籍朋友交流学习,还是第一次,所以,我也了解到了他们的大学生活是怎样的,也是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在返程的车上,一天的劳累和疲惫并没有影响到他们之间最后的交流机会。几位泰国朋友首先为大家合唱了一曲泰国歌曲,同时,我们志愿者们也热情地回敬了一首《朋友》,就这样,在狭窄的车内空间里,青年朋友们仍旧不忘用歌声跨越语言的障碍,达成彼此心与心的交流和沟通。最后,在一曲邓丽君的歌曲《甜蜜蜜》中,外国朋友和我们志愿者之间完成了一次不约而同的大合唱,“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
一次共襄盛举的交流会搭建了宽广的平台,将不同国度、不同语言、不同民族的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大家在体验中,加深了解,在交流中,增进友谊。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旅游文化学院的院长张晓松说,我们乐于组织和安排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一方面为我们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专业素养的机会,夯实基本功。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实践中与各国同学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开阔视野,建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