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我校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召开
【作者】生命科学学院      【日期】2025-10-29 16:50      【点击】

10月24-2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以下简称“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武汉东湖宾馆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陶澍,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丛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于贵瑞,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教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环境与生态科学处处长、生态学科项目主任赵桂玲研究员,我校副校长张道伟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80余个单位的2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大会开幕式由学会副理事长任海研究员主持。学会理事长于贵瑞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生态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面对党和国家的新时期新要求,呼吁广大生态科技工作者要坚守科学初心,强化使命担当;主动对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等国家任务;深化协同创新,呼吁打破学科和机构界限,构建“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生态研究共同体;以及着力培育后备力量。



作为大会承办方之一,张道伟代表我校在大会致辞。他指出,贵州师范大学生态学学科与学校同步发展成长,迄今已有80余年历史,始终秉持“服务地方,绿色发展”的理念,紧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致力于喀斯特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学校依托“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林草局喀斯特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承担了一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在石漠化治理、生态恢复、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为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贡献贵师大智慧。

张道伟代表学校,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莅临贵州师范大学指导交流,亲身感受贵州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生态魅力。他指出,贵州是生态学研究天然的实验室和丰富的样本库,贵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深刻的印证和最生动的实践。

大会围绕“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陶澍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曲久辉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刘丛强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环境与生态科学处处长、生态学科项目主任赵桂玲研究员,武汉大学常剑波教授,长春师范大学白娥教授,北京大学王志恒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帅教授,云南大学段兴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岳跃民研究员,武汉大学赵华斌教授分别从定量区分排放与气候条件影响的简约模型与概率函数,水生态考核的要点与启示,地球关键带科学与景观生态学的三维融合:理论重构、方法集成与可持续应用,生态学学科概况,从资源小型化到长江十年禁渔,微生物驱动的碳氮循环,植物大数据资源与大尺度格局,旱区社会生态系统及流域人水关系研究,通用水土流失方程的改进及其应用,喀斯特区人为扰动与植被恢复,跨越六千万年:蝙蝠多样性的演化之路与生命启示等方面做了精彩的大会特邀报告。

大会从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创新,生态系统功能、服务与人类福祉,全球变化的生态响应与恢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组织了50个专题分会场、第五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论坛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五届期刊论坛。其中,我校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武汉大学共同承担了“分会场50:喀斯特生态修复与地球系统科学”的组织工作。共有来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的12位研究者作了口头报告。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