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以载道,备教材以通法理;道以驭器,研教学以塑精神。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组织召开本学期第三次集体备课会。校党委书记黄其松出席指导。

备课会以“全面从严治党”为主题,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资源运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全面展示了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对于讲好“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的现实意义。备课会主讲教师卢德友以生动的案例、详实的数据阐释了什么是全面从严治党、为什么要全面从严治党、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三个问题。与会教师就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备课的过程中要从“理论-历史-现实”三个维度构思内容体系,要从大学生的“认知基础-现实困惑-专业背景”三个方面分析学情;要注重案例教学、善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互动交流等。
黄其松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点评,他指出,思政课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关键课程,一要搞清定位,讲解的内容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二要分析学情,把握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准对接大学生的需求;三要注重方法,把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思政课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提升大学生的获得感,从而增进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杜朝举副教授主持,学院党委书记路世传、副院长章凤红以及教研室全体成员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