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上午,副校长刘瑾一行到求是学院(数字人文学院)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学院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学院党委书记陈辉林、院长李绿山、正处级组织员项君、党委副书记秦文光以及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座谈会上,陈辉林围绕学院当前的办学现状、学生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就业工作,尤其是学院转型发展所面临的主要困难、问题等进行了汇报。他谈到,学院将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切实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厚爱。
李绿山围绕学院的人才培养、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他介绍到,学院积极探索“依托专业学院资源+第二课堂‘强基补差’”新模式,做好人才培养各项工作;数字人文专业通过与校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合作,利用实践周、“三下乡”等实践活动打造人才培养新场景,切实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在科研方面,学院积极鼓励老师们投身科研工作,提供指导和帮助,今年两位教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获批立项公示,为学院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刘瑾高度肯定学院的办学成效,并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学院回归花溪校区办学,要高度重视第一届学生的培养质量。同时,要加强数字人文专业的内涵建设,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专业标识,要做到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组建科研团队,凝练研究方向,发挥科研平台作用,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推动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会后,刘瑾一行到学院五楼自主学习空间看望备考自习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