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第四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作者】教育学院      【日期】2021-07-10 21:19      【点击】

7月6日,由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在花溪校区会议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召开。本次研讨会以“建设教育强国的教育学科”为主题,正值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80华诞之际,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30余位教育学院院长和专家学者齐聚于此共同探讨和分享面向教育强国教育学科建设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总督学顾问、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远程出席了会议。我校校长肖远平出席,我校校长助理、教育学院院长、厦门大学南强教授史秋衡主持。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阎凤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石中英,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杨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王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常务副部长荀渊,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刘念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民,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陈廷柱,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德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陈鹏,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程天君,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刘铁芳,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刘志军,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书记彭宇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李福华,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朴雪涛,宁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王安全,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桑华,长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孙中华;《教育研究》主编邓友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原教育学科执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期刊评价教育学专家委员会主任谭旭,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发展规划部部长蔡三发,西安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级学科负责人王鉴,中国海洋大学教育系主任王海涛,华中科技大学《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余东升,《江苏高教》常务副主编沈广斌等及教育学院师生400余人参会。




肖远平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代表学校对与会人员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结合贵州师范大学的历史阐述了教育学科对地方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以期各位学者对贵师大的教育学科发展提供宝贵建议。

石中英为开幕式致辞,代表与会同仁对主办此次会议的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领导和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教育学科建设对国家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石中英表示,本研讨会的目的是为全国教育学院提供一个论坛机制,聚焦新时代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新任务、新挑战和新问题。他表示,在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的大背景下,所有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师生需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持续加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有效提升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他希望专家学者们努力以前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相互学习,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学科而不懈努力。

上午大会第一阶段由石中英主持。钟秉林在线作了题为《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的主旨报告,对教育评价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和改革走向进行详细论述,并通过“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例子,提出建设坚持学生中心、注重持续改进、体现学校特色的高质量文化,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高教评价体系。史秋衡则提出教育学科建设重点为“寰”“创”“道”“精”“兴”,并展开讲述了全球教育学科发展之趋势、教育学科面临的历史机遇、教育学科建设的重要理念、一流教育学科的内涵与创新和西部教育学科发展与乡村振兴五个方面内容,进行了题为《面向教育强国的教育学科建设》的报告。荀渊作了题为《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变革与实施路径》的报告,他围绕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的政策变革、当代特征和实施路径三方面,提出最终要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的目标,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教师。王安全在《西部一流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宁夏经验与困惑》报告中以宁夏大学的教育学科建设经验为例,分析了当前建设西部一流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面临的多重困难,并提出宁夏建议。

上午大会第二阶段由阎凤桥主持。石中英在《非教育学背景研究生培养问题》报告中,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为例,通过数据分析非教育学科背景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顾建民基于25所世界顶尖教育学院的经验与启示,作了题为《国际一流教育学科怎么建?》的报告,他总结出不奢求“大而全”、不迷信“排行榜”、不囿于“象牙塔”、不盲从“指挥棒”的四点启示与建议。刘铁芳作了题为《教育学科发展:探索与思考》的报告,从学科布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学风教风方面介绍了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学科建设的经验,最后提出“教育学科建设的初心与意义究竟何在?”的问题。李福华在《我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与教师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前瞻》的报告中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设计,有效发挥教育学科对教师教育的带动作用。余东升作了题为《关于工程教育研究制度化发展的几点思考》的报告,他围绕工程教育研究的作用、与国际工程教育的比较、中国工程教育研究的需求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希望专家学者们能够更多地关注工程教育。

下午第一阶段大会由荀渊主持。阎凤桥作了题为《试论教育学科的禀赋》的报告,基于北京大学教育学科的归类与合并,进一步提出“教育学科归属于社会科学还是人文学科?教育学科的属性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等问题,并从学术的双重逻辑角度解释了学科禀赋。陈廷柱在《健全服务体系,提升办学层次》的报告中,从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状况与困境、挑战三个方面阐述应该如何建全社会服务体系,从而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问题。程天君在《破五唯的诞生及其意外后果》报告中指出破“五唯”是自上而下的过程,并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政策出台要注重意外结果的预防和应对。蔡三发的《集成化院校研究体系构建探索》报告中,从集成化院校研究体系的简介、构建与未来发展思考三个方面阐述同济大学院校的实际情况,并期望以此来推动同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朴雪涛从新时代教育学科的历史使命、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科面临的困局、因应困局之浅见三方面作了题为《新时代地方师范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困局与因应》的报告。



下午第二阶段大会由任胜洪主持。朱德全作题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逻辑》的报告,阐述了他的四个理念、五个逻辑,提出了相应的协同机制。王晨作题为《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保持教育学科领先优势》的报告,他从稳定保持教育学科实力、提高科研资源获取能力等八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如何保持教育学科领先优势的问题。陆根书作题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的专业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的报告,他从“如何理解高质量和高质量发展?”“专业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需要的关键问题”两个方面出发,提出做好专业建设整体规划、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优质课程和教学体系、优化学生学习经历等八个方面回答了专业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杨院从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理念、举措与保障、探索方向三方面作题为《新文科背景下双一流大学教育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的报告。孙中华从新文科建设的理解、新文科视域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进展、新文科启示下教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规划三方面作了题为《新文科视域下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审思》的报告。

下午第三阶段大会由刘志军主持。刘念才的《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的发展思路与面临的挑战》报告基于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的成立、发展、人才培养、教师聘用等方面的状况,提出综合性大学要有办学特色才能更好的促进学校发展。陈鹏从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的师资队伍建设、第五轮学科评估中的学科特色凝练、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的机遇与对策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作了题为《特色与综合: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的瓶颈》的报告。彭宇文在《构建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发展新场域》报告中提出了“笨办法”与“巧办法”,围绕“气场”“力场”和“立场”来论述如何彰显学科建设新动能,构建教育学科发展的新场域。王鉴围绕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科体系建构的历史考察、内部构成、发展策略三个方面,作了题为《中国特色现代教育学发展道路》的报告。桑华作了题为《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教育政策演变研究》的报告,从西部高校发展政策分析的角度,论述了从省部共建到部省合建教育的政策背景、政策演进、政策运行,提出了深化四方联动机制、强化政策资源支持、放管服改革、完善高校内部建设运行机制四个政策建议。

在研讨会的闭幕式环节,史秋衡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十九大报告要求在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关键起步年。第四届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着眼于综合性大学教育学科建设的使命和挑战,交流分享理念与实践,共同商议发展战略。此次研讨会极具荣耀性,与会嘉宾大多是全国教育学科引领者与带头人。正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各位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推动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让教育这一世纪工程造福全体人民。最后,他代表主办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及教育学院,对各位的拨冗前来表示诚挚的感谢!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