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朱大运副教授在土壤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1-07-07 14:42      【点击】

 

我校喀斯特研究院朱大运、熊康宁、肖华在土壤科学领域SCI一区Top期刊Catena (2021年最新IF=5.198)在线发表题目为“Multi-time scale variability of rainfall erosivity and erosivity density in the karst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1960–2017”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分析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降雨多时空尺度侵蚀变化特征,为喀斯特脆弱生境特征下水土流失阻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土壤侵蚀与沙漠化、环境污染一起并称为危及人类生存环境的三大公害之一,严重威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充沛而集中,但由于瘠薄的土层、不合理的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与石漠化严重。据最新中国水土保持公报,西南石漠化地区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4.86万km2,它不仅是我国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生境特征脆弱、人地矛盾突出;而且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区之一,固碳增汇潜力巨大。水土流失问题成为破解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修复的重要变量。降雨侵蚀力是影响研究区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其时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土壤侵蚀总量的空间分布。过去对该地区的降雨侵蚀研究主要集中于局部地区,对整个中国南方岩溶地区降雨侵蚀力变化的详细研究仍然缺乏。大尺度的研究将为土壤侵蚀和生态安全格局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对降雨侵蚀潜在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分析了降雨侵蚀力和侵蚀力密度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并对西南喀斯特地区多时空尺度降雨侵蚀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异特征明显,省际差异较大;年内变化表现出典型的季节非对称性,夏季平均降雨侵蚀力约是冬季的15倍,且与侵蚀密度呈显著的高相关性。时间序列上,年、季降雨侵蚀力均呈上升趋势;年代际变化趋势和侵蚀重心迁移变化较为复杂,与季风的运移和下垫面特征关系密切。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07042)国家重点研计划(2016YFC0502601)、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世界一流学科群([2019]125)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连接: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0.104977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