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两个结合”智库研究员唐文昊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理论文章
【作者】社会科学处      【日期】2025-09-26 17:00      【点击】

近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贵州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地方实践推动高端智库研究员唐文昊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从抗战日记中感悟信仰之力》,文章正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之际,通过抗战日记这一独特视角重温抗战烽火岁月,传递信仰之力。

文章指出,日记具有私密性、纪实性、日常性等典型特征,它是作者袒露心扉的“树洞”。在烽火连天的年代,无数抗战将士、普通民众用笔记录下战争的残酷、战友的牺牲、人民的苦难以及对战争必胜的信念。这既是无数个体对抗战历史的“微观存档”,也是苦难中为国家、民族、人民发出的呐喊,这种双重属性让其既有历史厚度,更有情感力度。

文章认为,抗战日记作为个体生命的纪实性书写,早已超越了单纯史料的范畴。这些文字诞生于炮火连天、生存悬于一线的极端情境,却忠实保存了精神世界的完整性与细腻度。它们记录了山河破碎的血泪,更铭刻了民族精魂的倔强与信仰的炽热。

打开这些抗战日记,我们得以透过纸页,如临抗战年代。看着那些“写给自己看的文字”,就如同与一位老友隔空促膝长谈,听他娓娓讲着过去的故事,一字一句中传递着信仰之力。抗战胜利已经 80 年了,但那些抗战日记中所蕴含的信仰力量和青春热血,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当代青年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

文章链接:

https://epaper.gmw.cn/gmrb/html/2025-09/17/nw.D110000gmrb_20250917_3-13.htm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