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宁/李瑞团队在石漠化防治领域TOP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5-09-19 17:40      【点击】

近日,我校喀斯特研究院李瑞研究员、熊康宁教授团队在地球科学领域一区TOP期刊《CATENA》在线发表了题为“The constraining effects of rocky desertification on ecosystem services in the South China karst region have diminished over time”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取得了系列积极进展:一是首次从非线性关系和约束效应角度,深入揭示了石漠化(RD)与生态系统服务(ES)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二是发现中国南方喀斯特区RD对ES的约束力随时间逐渐减弱;三是开发了用于表征石漠化程度的喀斯特石漠化指数,并建立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八省(自治区、直辖市)多时段石漠化数据库;四是基于不同喀斯特地貌区RD对ES的阈值,科学制定了生态安全分区规划,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复策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宝贵信息。本研究建立的“阈值识别-机制解析-政策转型”的研究范式对全球喀斯特地区的生态修复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论文首页截图


石漠化现象作为喀斯特地区典型的生态退化过程,具有显著的区域性和时间性。当前,RD与ES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响应关系及阈值效应有待揭示。该项研究以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喀斯特地区为例,耦合多模型评估ES时空分布特征。开发了RD指数基础上,提取并建立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多时段石漠化数据库。进一步地,利用约束线和限制立方样条曲线对ES与RD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进行定量评估,探讨RD与ES之间的约束效应和阈值响应关系。基于不同喀斯特地貌下的RD对ES的约束阈值,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定量信息,科学制定生态安全分区规划。研究发现,RD对ES的影响力随时间逐渐减弱,绝大多数喀斯特地貌区RD对ES的约束能力逐渐降低。研究还发现,RD对粮食生产服务的约束效应要强于其他服务(如土壤保持等)。未来仍需要重点关注喀斯特地区RD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该研究为推动中国南方喀斯特区制定分区分类的生态修复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同时,研究证实了中国政府实施的石漠化治理工程对于改善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效果,这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概述的陆地生态恢复目标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ESsRD之间的约束性和关键阈值识别



不同ESsRD阈值变化



基于RD阈值的不同ES的生态安全区和恢复区划分


该文第一作者系李瑞研究员(通讯作者)指导的2022级硕士生熊玲(现已到北师大攻读博士学位),熊康宁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421)、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黔科合基础-ZK[2023]重点029)等项目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atena.2025.109437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丁龙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