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喀斯特研究院李瑞研究员团队在生态学领域TOP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5-09-01 14:30      【点击】

近日,我校喀斯特研究院李瑞研究员团队在生态学领域一区TOP期刊Ecological Indicators发表题了为“Priority conservation zoning for future karst area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multi-perspectiv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中国南方喀斯特中心—贵州省为例,基于多视角构建喀斯特区未来生态安全格局,并揭示了不同视角的差异化机制。进一步地划分了贵州省生态优先修复区。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角的未来生态安全格局研究新范式,为喀斯特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生态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



喀斯特区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并对可持续化发展造成挑战。如何正确处理喀斯特区域人地关系以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而科学预测并合理构建未来生态网络是筑牢区域生态安全的关键。本研究基于未来景观格局的预测,从形态学、生境质量分析等多个视角构建喀斯特区未来生态网络。进一步地,对优先保护区域进行划分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研究显示,未来贵州耕地、水域和城镇居民用地等景观类型均呈增加趋势,其中耕地面积变化最大。基于生境质量获取源点254个,基于MSPA获取源点191个,两种视角获取重合源点106个。在高度城镇化地区,源点主要分布在行政区边缘。不同视角角度构建的廊道在某些特征方面存在差异,但总体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态势,三种视角重合长度达23578km。在高强度人类活动的中西部地区,与MSPA视角构建的安全网络相比,生境质量视角构建的网络空间格局呈现更加零散和孤立的景观。进一步地,依据构建的生态安全网络将贵州省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恢复区和辅助再生区,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复策略。


基于多种视角的源点和核密度


基于多视角的生态廊道


贵州省生态优先恢复区划分结果


该论文第一作者系李瑞研究员(通讯作者)指导的2022级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生袁奇。该研究得到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黔科合基础ZK-[2023]重点02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60421)和贵州省林业局科研项目(黔林科合[2024]19)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colind.2025.113941

【责任编辑】一审(校):王玥; 二审(校):张杭; 三审(校):姚作舟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