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正文
我校熊康宁教授团队在人文科学领域国际TOP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
【作者】科学技术处      【日期】2024-10-08 09:39      【点击】

近日,我校喀斯特研究院熊康宁教授团队在在人文科学领域TOP期刊Heritage Science(中国科学院SCI一区)在线发表题为“Integration of the Natural World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bufer zone agroforestry: from scientometrics insight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Karst World Heritage”的综述论文。该论文根据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缓冲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针对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能否为世界遗产地美学价值、地质地貌价值和完整性提供保护的国际前沿问题,结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世界遗产的评估展望及世界自然遗产的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国际战略和需求,通过采用Scopus文献数据库以及R语言Bibliometrix程序包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探索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的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提出了喀斯特世界遗产保护与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的建议启示,为推进全球其他地质遗产在整体性、系统性保护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与遗产保护间的关系示意图


阐明了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与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的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指出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数量尽管逐年增加,但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研究仍然存在不平衡,特别是在地貌和美学价值的完整性保护方面,关注较少。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Agroforestry System”,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Buffer Zone”,以及“National parks”等主题领域,反映了Agroforestry Systems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等期刊对该领域的报道兴趣很高。在国家层面,印度、墨西哥和美国是该领域发表文献最多的国家,其中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是主要的研究机构。这些国家和机构由于其高度重视遗产保护和混农林业发展,带动了相关研究的蓬勃发展。


研究主题与前沿热点图


发现作者和国家在研究主题上关注点的异同。整体上,“Buffer Zone”、“Protected Area”和“Conservation”等主题在国家的研究中得到了重视,而“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和“Agroforestry Systems”等主题则受到了作者的重视。反映出不同国家与作者之间对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混农林业利用的需求差异,未来可以对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在解决研究者关注的遗产地保护利用与混农林业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更好的服务于国家的发展需求,从而实现遗产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作者、国家和关键词的桑基图


揭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的研究主题。指出当前对遗产地保护和缓冲区混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缓冲区内的混农林业发展对于消除遗产地潜在威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遗产保护管理越来越重视缓冲区社区农民的利益和诉求,为混农林业的采用创造契机;缓冲区混农林业为当地社区和农民提供多样化的是社会-经济效益。

提出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缓冲区混农林业发展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启示。发现缓冲区承受的保护与发展压力大,人地矛盾尤为突出,然而重视程度却有限,可以通过加强缓冲区混农林业与遗产地地质地貌价值和美学价值之间的关系完整性保护,以及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研究;重视在缓冲区发展混农林业的先天优势,以增强缓冲区在保护遗产地的有效性;加强缓冲区农林业发展与遗产地之间的生态和经济研究。

该文第一作者系熊康宁作为通讯作者指导的2022级博士研究生方若男。该研究得到了贵州省重点技术研发计划(No.220 2023 QKHZC)、全国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D17016)、中国政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与发展计划(No.12 2018 GNTL TS)的联合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186/s40494-024-01453-5

【责任编辑】一审(校):郑兴鹏; 二审(校):王玥; 三审(校):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