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沪黔两地新闻院校师生共同举行祭扫主题活动缅怀纪念谢六逸先生
【作者】传媒学院      【日期】2019-04-04 15:42      【点击】

早春的筑城鲜花吐蕊,清明的黔灵山草长莺飞。为纪念我国新闻学教育的开拓者、复旦大学新闻系创立者、我国现代新闻教育事业的奠基者谢六逸先生,4月3日上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贵州省三所部校共建新闻学院师生代表,以及省市主要新闻单位编辑记者代表齐聚贵阳市黔灵山公园谢六逸先生墓前,共同举行“守正创新、践行四力——沪黔新闻院校师生祭扫谢六逸先生墓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主办,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共同承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网信办主任、省新闻出版局局长谢念,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赵守盈,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戴建伟,省市主要新闻媒体、省市记协及新闻学院负责人等出席纪念活动。


活动现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与贵州师大传媒学院师生合影

 

谢六逸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新闻教育家,与沪黔两地都有着深厚的渊源。谢六逸先生一生躬耕新闻教育事业,他提出的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条件,开创了中国现代新闻教育的先河。谢六逸先生一生读书勤奋,探索积累了“多读、深思、慎作”等读书方法,在学术上广采博收,东西并蓄,是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典范。

 

敬献花篮

 

贵州高校新闻学院教师代表、贵州师大传媒学院副院长杜安发言时说:“贵州师范大学高度重视谢六逸先生的贡献和价值,持续开展了针对谢六逸新闻、文学、翻译等方面的研究,相关成果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2018年,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同意我校成立‘贵州省谢六逸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旨在继承谢老的遗志,做好新闻传播工作,更好地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构筑新闻传播思想精神高地,实施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

贵州师大传媒学院院长黄葵接受采访时说:“谢六逸先生在从事新闻教育的同时,也在贵州大量从事文化活动。学院将以省委宣传部谢六逸新闻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进一步加强谢六逸先生新闻教育思想的研究,全面收集、整理并出版谢六逸先生著述。”

沪黔两地新闻学院共同举行祭扫活动,缅怀和纪念谢六逸先生,就是要发扬谢六逸先生爱国奉献、忠于事业的精神,不断推动新闻事业更上新的台阶;就是要激励我们不断守正创新、践行“四力”;就是要激励我们培养和造就更多优秀新闻后备人才;就是要激励我们始终珍惜和增进沪黔两地新闻学院之间的友谊。这次活动的开展,将推动双方进一步增强友谊,增进交流,进而在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方面建立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在科研、教学、人才培养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特色重点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谢六逸先生(1898-1945),贵阳人,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和新闻教育家。1917年自贵阳模范中学高中毕业后以官费生赴日早稻田大学攻读东洋文学史,1922年毕业归国,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所工作,后担任神州女校教务主任。1926年,复旦大学聘谢六逸为中国文学科教授;1929年,谢六逸先生在复旦大学开办新闻系,担任系主任。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华,谢六逸回到家乡贵阳,担任贵阳师范学院(今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系系主任。因积年劳瘁,1945年8月8日,谢六逸先生于贵阳师院寓所病故,享年47岁。

——谢六逸先生是躬耕新闻教育事业的典范。谢六逸先生以“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为办学目标,“志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的新闻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的职能”,投身中国新闻教育。谢六逸是解放前任职最久的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办学成绩突出,蜚声全国,他提出了新闻记者须具备“史德、史才、史识”三条件,开中国现代新闻教育之先河。

——谢六逸先生是大力推动贵州文化建设的典范。抗战期间,谢六逸先生联合文艺界爱国同胞,成立“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贵州分会”,在《贵州日报》出版《每周文艺》,主编《抗战文艺》半月刊。1942年,他在贵阳创办“文通书局编辑所”,在京、津、沪、汉相继沦陷,出版机构尽毁的背景下,汇聚了抗战后方学术界的重要学者,出版各类书籍百余种,为贵州现代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谢六逸先生是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典范。谢六逸先生读书勤奋,讲究学以致用,探索积累了“多读、深思、慎作”等读书方法,在学术上广采博收,东西并蓄。谢六逸先生勤于“思考、读书、著述”,执教二十余年,从1924年发表的第一部著作《西洋小说发达史》起至辞世,共有著作40余种,《水沫集》《茶话集》等影响深远。


【责任编辑】张皓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