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2018年会暨中国-东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研讨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拉开帷幕。研讨会作为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人文交流”系列活动之一,吸引了来自泰国、柬埔寨、越南、缅甸、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00余名中外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参会。会议围绕“面向未来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主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就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进行了务实深入的研讨,对弘扬世界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推动国家和地区间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打造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共同体发挥了重要作用。
![](/__local/7/E9/D6/A84D6260C44946BC0EB712D098F_1B8DAB90_185EF.jpg)
开幕式现场
会议由贵州师范大学、亚洲太平洋地区民族音乐学会主办,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承办,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协办。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教授,贵州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龚宁女士,贵州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韩卉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泰国拉贾巴特大学乔巴伊璐特·杰尔恩凯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副会长、柬埔寨智慧大学萨姆昂教授,缅甸国家文化部艺术顾问、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幸茂厅教授,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秘书长乔巴伊璐特·明宽教授等出席。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银熙惠女士主持开幕式。
![](/__local/7/59/5E/00B0F97DEA9EAEE79FC5B6167E1_BF9A88F5_6A98F.jpg)
贵州师范大学韩卉书记致辞
韩卉在致辞中讲到,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是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高端平台。自2008年“交流周”举办以来,贵州师范大学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平台,积极探索同东盟国家教育合作交流的新方式新途径,共享人才培养经验,共筑人文互通桥梁,为加快我校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程,提升我校国际化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她表示,贵州师范大学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自1941年建校以来,坚持立足贵州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着眼世界民族音乐学术前沿,发挥自身人才与资源优势,积极开展本土民族音乐与文化人才培养,参与世界民族音乐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培养了5000余名致力于民族音乐舞蹈保护与传承工作的高级人才,为贵州乃至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传承与推广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本次研讨会将以民族音乐为纽带,围绕“面向未来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主题展开研讨,旨在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增进双方了解和友谊,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助推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发展。
![](/__local/F/26/74/5A9C17F154EAD1D36A6661769BD_92F624AF_4D28B.png)
贵州省教育厅副巡视员龚宁女士致辞
龚宁代表贵州省教育厅向参加会议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她指出,今年是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国-东盟创新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交流周进入新一个十年的开局之年。本次亚太民族音乐学会2018年会暨中国-东盟民族音乐文化教育研讨会作为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新的拓展领域,必将成为本届教育交流周的亮点。期待为中国及东盟国家的民族音乐文化教育发展与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民族音乐文化教育领域的互学、互鉴、互融、互通等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
乔巴伊璐特·杰尔恩凯教授、幸茂厅教授分别致辞。
![](/__local/1/84/2B/CF18029247FC72ACA9FFC811F7E_48E1C417_F103.jpg)
亚太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泰国拉贾巴特大学乔巴伊璐特·杰尔恩凯教授致辞
![](/__local/F/53/05/46252A1C13CE0D99C1BD554B294_4FD3B223_81F4A.jpg)
缅甸国家文化部艺术顾问、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理事幸茂厅教授致辞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是人类最没有沟通障碍的语言。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富有特色,既有“听觉”方面内容,也有“视觉”上的直接体验,更有“感悟”上的深层研讨。与会专家学者通过观看由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组织的民族音乐教育成果展示,听到了来自贵州最原真、最地道的苗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天籁之音”,通过赴惠水县好花红村实地考察,亲身感受到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和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的独特魅力。
![](/__local/F/8A/58/A3FBF641F53CC11C367C222CF9B_948DED4A_78E8D.jpg)
![](/__local/F/0A/CD/49A7945B605AA8C68B4DDC5D7DF_CB395E94_19797.jpg)
![](/__local/2/2D/3D/20639BBDB6F7C9A583B78A5715D_6DC914FB_8F766.jpg)
![](/__local/6/F0/24/DEDBE3AA11017C1991DA16D2B3C_3CA0691B_16FCB.jpg)
贵州师范大学民族音乐教育成果展示
在主旨演讲环节,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耀华教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龙佑铭副主任,亚太音乐学会副会长,柬埔寨大学萨姆昂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系主任,硕士生导师陈忠松教授作了精彩的大会演讲,从不同角度阐释了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的世界渊源与历史使命。
![](/__local/A/E4/1E/8DA75EAB0600195CCE5934D3D98_6D41756C_301B1.jpg)
王耀华教授主旨演讲
![](/__local/C/EE/6B/0FEE79DC3D81551B193885C8E39_DA3306F4_212B4.jpg)
龙佑铭副研究员主旨演讲
![](/__local/4/4F/85/7DBEA523F98927E6B9937D9130F_A9A12167_2778E.jpg)
萨姆昂教授主旨演讲
![](/__local/1/3D/0A/A9F419D707855DA967146DFACC7_B928A51A_45A40.jpg)
陈忠松教授主旨演讲
下午,与会嘉宾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四楼进行了四场主题对话。与会嘉宾紧紧围绕“面向未来的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的主题,深入开展交流和讨论,力求找准民族音乐文化的国际化融合、教育的意义、传承与创新三大抓手,共同推进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与教育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__local/F/89/5A/95BFF728BF9F5AC62AED9445428_F3B70BAA_197D1.jpg)
主题对话一
![](/__local/9/5E/FC/AE0FB010E1345E6169014CB2B4B_921556A8_71F4D.jpg)
主题对话二
![](/__local/8/A2/31/1DA1592EF3D84C7E891A034EFAC_A772933C_18215.jpg)
主题对话三
![](/__local/C/CB/5B/C98E06F6576A72484CDB8C2CCD5_63A59216_19300.jpg)
主题对话四
![](/__local/C/A6/B4/4D6E9246EA76E5D947C93B32D9F_8357A656_21412.jpg)
与会领导、嘉宾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