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大10周年成效显著
【作者】本网记者 图/文 马发亮      【日期】2016-11-30 15:24      【点击】

 

 

11月30日,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10周年庆祝大会在贵州师大花溪校区举行。记者在会议上获悉,今年是教育部实施东部高校对口支援西部高校工作十五周年,也是厦门大学对口支援贵州师范大学十周年。十年来,厦门大学依托自身优势,不遗余力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为贵州师大带来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管理经验。对口支援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可喜成绩。

十年来,贵州师大学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办学层次进一步提升。2013年7月,贵州师大的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地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等四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验收,并于2014年开始正式招生。同时,厦门大学在贵州师大专业学科发展上给予了很多指导和帮助,贵州师大计算数学、数学学科先后被评为“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学与应用数学”成为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成为贵州省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基地。

师资队伍水平明显提高,人才结构进一步完善。厦门大学为贵州师大在职教师提供学习深造的机会,接受贵州师大151名教师进修、访学,50名管理干部到相关处室挂职锻炼。贵州师大已有123名教师考取厦门大学博士、硕士。

人才培养效果显著,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贵州师大共选派了180余名本科生到厦门大学学习,采用“1+2+1”的培养模式,第一、四学年在本校学习,第二、三学年在厦门大学进行培养,毕业时颁发盖有两校印章的毕业证书。同时,贵州师大共选派了130余名硕士研究生到厦门大学进行为期半年的交流学习,共享了高水平大学的科研资源。厦门大学选派了12名优秀教师到贵州师大进行示范教学指导,对于推进贵州师大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此外,厦门大学投资100余万元在贵州师大建设了两个数字化教室和一个数字化阅览室,并于2009年6月建成,实现了两校远程互动教学,为贵州师大充分利用厦门大学优质教学资源提供了便利,给学生提供了聆听高水平授课的平台。厦门大学的专家学者通过数字化教室已为贵州师大师生远程讲授近20门课程。

 

 

项目平台成效凸显,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为切实提高贵州师大申报国家项目质量,厦门大学专门组织专家,对其申报的项目申请书进行初审,从选题、论证、格式等方面提出了诸多意见建议,大大提高了申报的成功率。2009年3月,贵州师大在厦门大学的指导与支持下成立的“喀斯特文化研究中心”,已被批准为“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基地”。厦门大学还积极帮助贵州师大搭建国内和国际合作平台,在厦门大学的帮助下,贵州师大先后承办或协办了全国计算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会暨发展西部计算数学研讨会、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计算数学年会、第十届中国矩阵论及其应用国际会议、“第五届海峡两岸口译大赛”等国际、国内高层次学术会议和大赛,扩大了贵州师大的学术影响。双方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联合进行课题申报。两校教师先后联合申报获批省长资金项目4项,获批省级自然科学基金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此外,厦门大学向贵州师大赠送图书资料8300余册、开放检索机位5台,特别是外文数字资源,如SCI、EI、ISTP、IEL、CA等;同时,将厦门大学开发并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的WIKI、BLOG等应用程序无偿移植到贵州师大图书馆,极大地提高了贵州师大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学术讲座活力足,校园文化进一步丰富。为充分发挥厦门大学专家学者的影响力和重要作用,在对口支援工作伊始,双方就开办了交互性的“山海风流”学术文化系列讲座,现已成为贵州师大的一个校园文化精品品牌。10年来,厦门大学易中天、庄宗明等61位著名学者先后做客“山海风流”,举行学术讲座80余场次,200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为推动两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积淀大学精神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实践活动业绩新,交流范围进一步拓宽。在做好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同时,双方积极探索新的合作内容和模式,合作活力和动力进一步提高。在2016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贵州师大联手厦门大学师生组建了一支国家专项重点服务队,奔赴遵义市娄山关村,开展“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主题暑期实践活动。

【责任编辑】王玥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