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校党委副书记邓惠宾到求是学院开展学生党总支建设专题调研
【作者】求是学院宣传中心      【日期】2013-09-09 15:22      【点击】

9月6日,校党委副书记邓惠宾到求是学院开展学生党总支建设专题调研。他强调,全校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发〔2013〕4号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通过创新工作理念,抓好学生党组织设置创新,积极推进学生党总支建设,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汪海波、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常务副校长彭洁、组织部组织科科长何小明陪同调研。调研会在求是学院行政楼大会议室举行。

调研会上,求是学院党委书记战勇首先汇报了学院党建工作。他指出,从2011年至今,邓惠宾副书记连续三年率组织部领导到求是学院开展党建工作专题调研,体现了校党委、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对求是学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大力支持和帮助。上个学年,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求是学院党委以“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喜迎十八大”为主题,以“党建特色更加鲜明、工作成效更加明显”为目标,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一是积极宣传、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二是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讨论和决定学院的重要事项;三是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百日攻坚战”、解放思想“十破十立”大讨论、“转变作风提效能、创先争优促发展”主题活动和“我的贵州'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四是抓好党建工作创新,在实习基地创新学生党组织设置,量化考察创新学生党员发展考察评价机制;五是选准载体创特色,打造出“四个一”精品工程、“党员爱心义务家教”、“学生党员示范岗建设”等一批“叫得响、立得住、推得开”的党建特色品牌活动;六是领导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顺利通过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获得“良好”等次;七是做好党员干部教育工作,通过学院党委中心组扩大学习、干部网络学习平台、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党员干部撰写学习心得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八是加强对学院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领导。工会成为“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学生社团、“春晖行动”连续在全国获奖,学院一届二次教代会成功召开。他强调,下一步,学院党委将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从设立学生党总支,设立分党校,实施学生入党量化考察,推进党团学“三位一体”等方面入手,努力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他还就学院党建工作在场地、经费和人员方面存在的困难和建议作了汇报。求是学院党委副书记万平作了补充汇报。

在听取汇报后,邓惠宾首先代表校党委对求是学院全体教职工提前致以教师节的问候,感谢同志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对教育事业的贡献。邓惠宾指出,我校党建工作成绩突出,处在省内高校前沿。面对新形势,要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他指出,要立足基层党组织建设实际,积极推进学生党总支建设,更加扎实有效地推进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不断扩大党组织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求是学院机制新、体制活,规模大、声誉好,有一支精干务实,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有利于党建工作创新开展。经过十多年的积累,学院党的工作基础好、工作实,成绩多、有特色,具备开展学生党总支建设试点的条件。他希望求是学院一要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工作的核心和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培养人才、服务学生”有机结合起来;二要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夯实党建的组织基础;三要加强聘用职工中的流动党员管理,通过办理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流动党员证和入党情况证明等方式,将流动党员纳入学院党组织管理,进一步发挥其作用。

邓惠宾强调,求是学院要积极开展好学生党总支设置的试点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准备,按照“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认真摸底,仔细分析,及时启动,积极推进,达到“起点高、平台实、影响大”的效果;二是科学拟定学生党总支职责,既要保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和引领作用,又要体现学生党组织的特点,将党建工作和学生事务性工作有机结合;三是选好配强学生党总支委员,学生党总支书记原则上由党员处级干部担任,委员人数控制在5-11人;四是做好党总支委员的选举工作,采取党支部酝酿推荐候选人、学院党委研究确定正式候选人、党员大会差额选举的办法,产生党总支委员会;五是做好组织发动和氛围营造,把选举作为发扬党内民主,增强学生党员党内民主意识的一次重要机会。他希望通过学生党总支的设立,深化和提高求是学院学生党建工作已经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尽快形成特色,打造品牌,促进工作再上新台阶。他要求学院高度重视并加强党建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推广,高度重视对外宣称,提高学院的社会声誉。

求是学院院长张静、副院长杨先明及组织员、各系党建工作负责人、教工和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了调研会议。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贵州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Copyright© 2019     贵州师范大学新闻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信箱:gzsfdx2010@sina.cn